狃泰 [ niǔ tài ]
见“狃忕”。
狃忕 [ niǔ tài ]
亦作“狃泰”。习惯。
无狃 [ wú niǔ ]
不要习以为常,不要经常反复地做。《诗·郑风·大叔于田》:“将叔无狃,戒其伤女。” 朱熹 集注:“狃,习也。国人戒之曰…
狃胜 [ niǔ shèng ]
因胜利而骄矜。 明 杨慎 《虞雍公功烈》:“自昔狃胜者必忽其餘忧。”
臣司 [ chén sī ]
主管某事之臣。《后汉书·陈忠传》:“陛下每引灾自厚,不责臣司,臣司狃恩,莫以为负。”
狃狎 [ niǔ xiá ]
习惯,习熟。 宋 叶适 《忠翊郎武学博士蔡君墓志铭》:“当是时,不狃狎便顺,张皇呼吸,干没速化,而能以实利害、诚行己…
狃恩 [ niǔ ēn ]
惯于承恩。《后汉书·陈忠传》:“陛下每引灾自厚,不责臣司,臣司狃恩,莫以为负。” 李贤 注:“言屡被恩贷,不以灾变为…
动作 [ dòng zuò ]
身体的活动或行动步趋动作,使其四体狃於寒暑之变。——宋· 苏轼《教战守》竞技运…
否极泰回 [ pǐ jí tài huí ]
否极泰回(否極泰回) 见“ 否极泰来 ”。
否往泰来 [ pǐ wǎng tài lái ]
否往泰来(否往泰來) 见“ 否去泰来 ”。
鸿毛泰岱 [ hóng máo tài dài ]
鸿毛泰岱(鴻毛泰岱) 见“ 鸿毛泰山 ”。
三阳交泰 [ sān yáng jiāo tài ]
三阳交泰(三陽交泰) 见“ 三阳开泰 ”。
身名两泰 [ shēn míng liǎng tai ]
shēn míng liǎng tài 身名两泰(身名兩泰) 见“ 身名俱泰 ”。
太山 [ tài shān ]
(一)、即泰山。山名。(二)、即泰山。曲名。(三)、即泰山。称岳父。
泰斗 [ tài dǒu ]
泰山北斗:京剧泰斗。他算得上音乐界的泰斗。
交泰 [ jiāo tài ]
(一)、《易·泰》:“天地交,泰。”王弼注:“泰者,物大通之时也。”言天地之气融通,则万物各遂其生,故谓之泰。后以“…
暴诈 [ bào zhà ]
残暴奸诈。 宋 曾巩 《筠州学记》:“刑名兵家之术,则狃於暴诈。” 清 方苞 《原人下》:“人道之失,自 战国 始。…
心奓体泰 [ xīn shē tǐ tài ]
奓:通“侈”,放逸;泰:安泰。指养尊处优者心情放逸而身体舒泰。
否终复泰 [ pǐ zhōng fù tai ]
fǒu zhōng fù tài 否终复泰(否終復泰) 谓厄运终结,好运转来。 唐 楼颖 《<国秀集>序》:“运属皇…
泰去否来 [ tài qù pǐ lái ]
释义 义参「否极泰来」。见「否极泰来」条。
衾服 [ qīn fú ]
被子和衣服。《宋史·宇文昌龄传》:“三司故吏狃玩弛,多不便,思有以中之。擿逻卒纠其宿直遣小吏取衾服事,大臣欲论以私役…
泰山府君 [ tài shān fǔ jūn ]
指泰山神。俗称东岳大帝。魏晋以来,道教传说人死魂皆归泰山,以泰山神为地下之主。旧时各地有东岳庙祀泰山神。晋干宝《搜神…
保盈持泰 [ bǎo yíng chì tài ]
bǎo yíng chí tài 保盈持泰 见“ 保泰持盈 ”。
他然 [ tā rán ]
犹泰然也。《太玄·玄攡》:「夫地他然示人明也。」注:「他犹泰也。泰然示人之明也。」
地天拼 [ dì tiān pīn ]
泰卦泰卦为易经六十四卦之第十一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