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菀 [ kū wǎn ]
谓生死。菀,荣,指生。
菀枯 [ yù kū ]
语本《国语·晋语二》:“﹝ 优施 ﹞乃歌曰:‘暇豫之吾吾,不如鸟乌,人皆集於苑,己独集於枯。’ 里克 笑曰:‘何谓苑…
菀枯隆杀 [ yù kū lóng shā ]
犹言荣辱盛衰。清和邦额《夜谭随录·崔秀才》:“彼接舆髠首,桑扈羸行,倐来忽逝,岂屑屑于菀枯隆杀哉!”
菀枯盈虚 [ yù kū yíng xū ]
犹言荣辱盛衰。清钱谦益《赵景之宫允六十寿序》:“余于赵氏祖子孙三世矣……菀枯盈虚,呴湿濡沫,未尝不相共也。”
菀抑 [ wǎn yì ]
枯萎。菀,通“苑”。
楛菀 [ kǔ wǎn ]
犹枯荣。喻荣辱。楛,通“ 枯 ”。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三:“太史则钻揅经史,譔著裒然。楛菀一时,优劣千古。”
白菀 [ bái wǎn ]
(一)、女菀草的别名。(二)、紫菀草的一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五·紫菀》。
菀柳 [ yù liǔ ]
语出《诗·小雅·菀柳》:“有菀者柳,不尚息焉。”后以“菀柳”指枝叶茂盛的柳树。
返魂草 [ fǎn hún cǎo ]
紫菀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五·紫菀》。
根苑 [ gēn yuàn ]
见“根菀”。
菀牧 [ wǎn mù ]
苑牧,放饲动物的苑囿。菀,通“苑”。
血菀 [ xuè wǎn ]
病证名,菀同郁,指血液郁积。
丰植 [ fēng zhí ]
丰茂;繁衍。汉 王延寿《桐柏庙碑》:“穰穰其庆,年穀丰植。”《晋书·郤詵传》:“物得其宜,则生生丰植,人用资给,和乐…
枯干 [ kū gān ]
干枯枯干的树枝枯槁枯干的面庞
菀窳妇人 [ wǎn yǔ fù rén ]
蚕神名。《后汉书·礼仪志上》“祠先蚕”刘昭注引《汉旧仪》:“今蚕神曰菀窳妇人、寓氏公主,凡二神。”元王祯《农书》卷一…
嗜胆 [ shì dǎn ]
北齐 刘昼《新论·言菀》:“文王 嗜胆,曾晳 嗜枣。胆苦枣酸,与众异也。”后用以指特殊的嗜好。
枯瘁 [ kū cuì ]
(一)、枯槁容颜枯瘁。(二)、枯槁枯瘁的花朵。
形容枯槁 [ xíng róng kū gǎo ]
枯槁:枯萎,枯干。身体瘦弱,精神萎靡,面色枯黄。
消涸 [ xiāo hé ]
干枯;枯竭。
枯焦 [ kū jiāo ]
焦枯;干枯:久旱不雨,禾苗枯焦。
枯体灰心 [ kū tǐ huī xīn ]
枯体灰心(枯體灰心) 见“ 枯形灰心 ”。
焦涸 [ jiāo hé ]
干枯;枯竭。
稿干 [ gǎo gàn ]
干枯,枯涩。稿,通“槁”。
草木荣枯 [ cǎo mù róng kū ]
荣枯:繁茂和枯萎。草木的茂盛和干枯。
枯黄 [ kū huáng ]
干枯焦黄:枯黄的禾苗。过了中秋,树叶逐渐枯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