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鸟 [ luǎn niǎo ]
古代指其卵可供祭祀的禽鸟。如鹅、鸭、鸡等。
卵覆鸟飞 [ luǎn fù niǎo fēi ]
鸟飞走了,卵也打破了。比喻两头空,一无所得。
覆巢毁卵 [ fù cháo huǐ luǎn ]
覆:翻倒。巢:鸟窝。毁:破坏。卵:蛋。翻倒了鸟窝,打破了鸟蛋。比喻整体毁灭了,各部分都不复存在。亦作“覆巢破卵”、“…
抱窝 [ bào wō ]
鸟类伏在卵上,使卵内胚胎发育成雏鸟冬天母鸡不抱窝
卵翼 [ luǎn yì ]
鸟用翼护卵,孵出小鸟,比喻养育或庇护(多含贬义):卵翼之下。
伏窝 [ fú wō ]
鸟类孵卵。
抱伏 [ bào fú ]
禽鸟孵卵。
鸟卵 [ niǎo luǎn ]
鸟蛋。
不麛不卵 [ bù mí bù luǎn ]
不猎小兽,不取鸟卵。《商君书·画策》:“黄帝之世,不麛不卵。”按《礼记·曲礼下》“士不取麛卵”孔颖达疏云:“麛乃是鹿…
覆伏 [ fù fú ]
覆育。指鸟类孵卵。
胎卵 [ tāi luǎn ]
胎生与卵生。指鸟兽。
夭殈 [ yāo xù ]
谓鸟夭死于卵中。殈,鸟卵未孵化而开裂。 明 刘基 《吊岳将军赋》:“凤凰夭殈兮,豺狼冕旒。”
破卵倾巢 [ pò luǎn qīng cháo ]
碎裂鸟卵,倾覆鸟窠。比喻斩草除根,手段残忍。
蛋黄 [ dàn huáng ]
鸟卵中黄色胶状的物体,球形,周围有蛋白。也叫卵黄。
不毈 [ bù duàn ]
亦作“不段”。谓鸟卵孵育成雏。
卵生 [ luǎn shēng ]
动物的受精卵在母体外发育、孵化为新个体。胚胎发育全靠卵自身所含的卵黄为营养。如鸡和一些鸟类都是卵生。
鸟壳 [ niǎo ké ]
鸟卵的壳。《新唐书·天文志一》:“令与阳经、阴纬相固,如鸟壳之裹黄。”
窝卵 [ wō luǎn ]
一次筑巢产于巢中的全部卵,亦称为一窝卵,这是有关鸟类方面的用词。
遗卵 [ yí luǎn ]
犹产卵。《礼记·月令》“﹝仲春之月﹞玄鸟至,至之日,以太牢祠於高禖,天子亲往” 汉 郑玄 注:“ 高辛氏 之出,玄鸟…
雌鸟 [ cí niǎo ]
即雌性鸟,是相对于雄鸟的一个概念,指的是负责制造卵子的鸟,它们主要负责后代的繁殖和种族的延续。
金翅鸟 [ jīn chì niǎo ]
梵语。鸟名。佛教传说中的大鸟。《南齐书·南郡王子夏传》:“ 世祖 梦金翅鸟下殿庭,搏食小龙无数,乃飞上天。”《法苑珠…
麛卵 [ mí luǎn ]
(一)、幼鹿和鸟卵。泛指幼小的禽兽。(二)、泛指捕杀生物。
鸡伏鹄卵 [ jī fú hú luǎn ]
伏:鸟孵卵;鹄:天鹅。鸡孵天鹅的蛋。比喻小才难当重任。
巢毁卵破 [ cháo huǐ luǎn pò ]
鸟巢毁了,卵也一定会打碎。比喻大人遭难而牵连到子女。
不贕 [ bù dú ]
同“不殰”。《淮南子·原道》:“兽胎不贕,鸟卵不毈。”高诱 注:“胎不成兽曰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