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召 [ mì zhào ]
秘密召唤:密召回京。
使驿 [ shǐ yì ]
(一)、驿站传送文书的人。(二)、传译的信使。
正站 [ zhèng zhàn ]
供旅客住宿的驿站。别于通常打尖的站。
络绎不絶 [ luò yì bù jué ]
亦作络驿不絶。形容人﹑马﹑车﹑船等连续不断。
时辰台 [ shí chén tái ]
古代置于衙门和驿站前用来报时的设备。
应召 [ yìng zhào ]
受人的召唤或召见
黑章 [ hēi zhāng ]
(一)、黑色花纹。(二)、古驿名,在今贵州省毕节县西。
驿道 [ yì dào ]
古代传递政府文书等用的道路,沿途设有驿站。
驿驴 [ yì lǘ ]
途中旅舍所备的供旅客往来于驿道上的驴。
蘧庐 [ qú lú ]
古代驿传中供人休息的房子。犹今言旅馆。
乘传归 [ chéng chuán guī ]
乘坐驿车告老还乡,是皇上对臣子的殊荣。
征辟 [ zhēng bì ]
谓征召布衣出仕。朝廷召之称征,三公以下召之称辟。
六百里加急 [ liù bǎi lǐ jiā jí ]
古代形容事件紧急,需要快马加鞭将书信送达上封上面。书信传递需要驿站,每隔20里一个驿站,按每天600速度传递,虽然不…
召之即来,挥之即去 [ zhào zhī jí lái,huī zhī jí qù ]
召:召唤。挥:摆手。手一召就来,手一摆就去。形容非常听从指挥。
界畔 [ jiè pàn ]
边界。《元典章·兵部三·驿站》:“插立标竿,明示界畔。”
骑驿 [ qí yì ]
驿站的车马。借指乘马传递公文或信件的人。
排单 [ pái dān ]
(一)、名单。(二)、清代驿站传递公文填注的单据。
缓召 [ huǎn zhào ]
应受动员召集或临时召集的常备兵预备役、补充兵预备役及已训国民兵,因故延缓徵召,称为「缓召」。
置邮 [ zhì yóu ]
用车马传递文书信息。亦谓传递文书信息的驿站。
不召之臣 [ bù zhào zhī chén ]
召:召唤。不用召唤的臣子。旧指受国君尊重的贤臣。《孟子.公孙丑下》:“故将大有为之君,必有所不召之臣。”
後驿 [ hòu yì ]
守望者之宿处。《后汉书·西羌传》:「缮城郭,置候驿。」
类同相召 [ lèi tóng xiāng zhào ]
召:召唤。同类者相互招引、呼应。
腰站 [ yāo zhàn ]
驿站的中间站,以便休息打尖或换马。也称腰顿。
征命 [ zhēng mìng ]
(一)、征召、命令。(二)、指征召的命令。
邮使 [ yóu shǐ ]
(一)、古代邮传驿站的小官。详“邮吏”。(二)、旧时指邮递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