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苞 [ yí bāo ]
(一)、苞,通“殍”。谓遗弃饿殍。《管子·八观》:“小凶三年而大凶,大凶,则众有大遗苞矣。”戴望 校正引 洪颐煊 曰…
香苞 [ xiāng bāo ]
芳香的花苞。 唐 李商隐 《自喜》诗:“緑筠遗粉籜,红药绽香苞。” 宋 孔武仲 《馆中桃花》诗:“相重朱户人稀到,半…
倍诵 [ bèi sòng ]
背诵。倍,通“背”。清 方苞《左华露遗文序》:“年十二能倍诵五经,游庠序有闻。”
阴流 [ yīn liú ]
地下水流。清 方苞《熊偕吕遗文序》:“余难后,先祖及亡兄弟再卜葬,再以阴流入壙,起厝。”清 方苞《嫂张氏墓志铭》:“…
总苞 [ zǒng bāo ]
花梗上部或下部有多数的苞片,称为「总苞」。如菊、蒲公英等皆有总苞。
苞含 [ bāo hán ]
(一)、苞,通“包”。包含。(二)、苞,通“包”。宽容。
苞孽 [ bāo niè ]
见“苞蘖”。
含苞欲放 [ hán bāo yù fàng ]
苞:花苞;欲:将要;放:开放。形容花将开而未开时的样子。
梅心 [ méi xīn ]
梅花的苞蕾。
盘石桑苞 [ pán shí sāng bāo ]
盘石:大石;桑苞:即苞桑,根深柢固的桑树。比喻安稳牢固。
含苞待放 [ hán bāo dài fàng ]
含苞待放 裹着花苞快要开放。 巴金 《春》一:“中间有一个长方形的花坛,上面三株牡丹正在含苞待放。” 杨沫 《青春之…
青苞米 [ qīng bāo mǐ ]
嫩苞米。
含蕚 [ hán è ]
犹含苞。
含苞未放 [ hán bāo wèi fàng ]
苞:花苞;放:开放。形容花朵将要开放。也比喻将成年的少女
绿房 [ lǜ fáng ]
指花苞。
苞并 [ bāo bìng ]
丛生。《文选·宋玉<高唐赋>》:“青荃射干,揭车苞并。” 李善 注:“苞并,丛生也。”
苞芦 [ bāo lú ]
芦笋。 唐 杜甫 《槐叶冷淘》诗:“碧鲜俱照筯,香饭兼苞芦。” 仇兆鳌 注引 蔡梦弼 曰:“苞芦,芦笋也。” 方之 …
苞纳 [ bāo nà ]
包容。苞,通“包”。
负苞 [ fù bāo ]
萯草和苞草。
松茂竹苞 [ sōng mào zhú bāo ]
松茂竹苞 《诗·小雅·斯干》:“秩秩斯干,幽幽 南山 。如竹苞矣,如松茂矣。”后遂以“松茂竹苞”比喻兴盛繁荣。《清史…
鲜苞 [ xiān bāo ]
鲜艳的花苞。
疵废 [ cī fèi ]
谓非议人家的过失,认为应废黜不用。《梁书·王亮传》:“尚书左丞臣 范縝 ,衣冠绪餘,言行舛駮……苞篚罔遗,而假称折辕…
苞藏 [ bāo cáng ]
同“包藏”。裹藏;隐藏。苞,通“包”。《周书·萧詧传》:“关市恣其裒刻,豪猾多所苞藏。”唐 韩愈《和侯协律咏笋》:“…
暮夜苞苴 [ mù yè bāo jū ]
[释义](成)苞苴,包裹。形容暗中贿赂。也说暮夜无知。 [构成]偏正式:暮夜(苞苴
包谷 [ bāo gǔ ]
玉米。也作苞谷。
【词语拼音】yí bāo
【词语解释】(一)、苞,通“殍”。谓遗弃饿殍。《管子·八观》:“小凶三年而大凶,大凶,则众有大遗苞矣。”戴望 校正引 洪颐煊 曰:“‘苞’读为‘涂有饿莩’之‘莩’。遗,弃也。谓年大凶则众弃饿死之人於道旁。”《管子·八观》:“众有遗苞者,其战不必胜;道有损瘠者,其守不必固。”
(二)、遗脱叶壳。宋 孙觌《游金沙寺有陆希声侍郎读书堂在颐山上》诗:“緑笋遗苞半出篱,清谿一曲翠相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