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则 [ dīng zé ]
有关人丁服徭役的规定。
六丁 [ liù dīng ]
道教认为六丁(丁卯、丁巳、丁未、丁酉、丁亥、丁丑)为阴神,为天帝所役使;道士则可用符箓召请,以供驱使。
避丁 [ bì dīng ]
谓壮丁逃避征兵。《宋史·兵志六》:“则虽有斩指以避丁者,不皆然也。”
升过 [ shēng guò ]
增加,超过。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编审·立局亲审》:“如新收田地银米,与所定丁则相符,即用硃笔,将陞过银米丁则连…
半丁 [ bàn dīng ]
指岁数尚未达到全丁年龄的人。《晋书·范宁传》:“今以十六为全丁,则备成人之役矣。以十三为半丁,所任非復童幼之事矣。”…
丁内艰 [ dīng nèi jiān ]
丁母忧。《陈书·司马暠传》:“﹝ 暠 ﹞年十二丁内艰。”《宋史·张齐贤传》:“﹝ 齐贤 ﹞丁内艰,水浆不入口者七日。…
免丁由子 [ miǎn dīng yóu zǐ ]
免除成丁者徭役的凭证。宋叶适《监司》:“提刑司则以催趣经总制钱、印给僧道免丁由子为职。”
圩长 [ xū cháng ]
主管圩田堤防事务的人。 宋 杨万里 《圩丁词》序:“乡有圩长,岁晏水落,则集圩丁,日具土石捷菑以修圩。”
丙午丁未 [ bǐng wǔ dīng wèi ]
厄年也。宋、洪迈《容斋随笔·五笔·丙午丁未》:「丙午丁未之岁,中国遇此,辄有变故,非祸生于内,则夷狄外侮。」
丁田 [ dīng tián ]
按人丁分给的土地。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事部三》:“今则千乘万骑,徵求无艺,而尺布斗粟,无非派之丁田者。”
女丁妇壬 [ nǚ dīng fù rén ]
阴阳家以丁为火,以壬为水。丁为阳中之阴,壬为阴中之阳。以丁女而为妇于壬,则水火相合,谓之“女丁妇壬”。唐韩愈《陆浑山…
降灾 [ jiàng zāi ]
上天施惩灾祸。《儒林外史.第二回》:「丁祭肉若是不吃,圣人就计较了;大则降灾,小则害病。」
隐欺 [ yǐn qī ]
隐瞒欺骗。 唐 白居易 《得乙以庶男冒婚丁女事发离之丁理馈贺衣服请以所下聘财折之不伏判》:“乙则隐欺,在法而聘财宜没…
双丁 [ shuāng dīng ]
(一)、一家之内的两个成年男子。《宋史·食货志上四》:“於是百姓舍己熟田而耕官生田,或远数百里徵呼以来,或名双丁而役…
丙丁童子 [ bǐng dīng tóng zǐ ]
?司供灯火之童子也。《碧岩录·第七则评唱》:「林云:『丙丁童子来求火。』。」
晤叙 [ wù xù ]
见面叙谈。《林则徐日记·道光十七年五月朔日》:“丁兴斋 来此晤敍。”
晤敍 [ wù xù ]
见面叙谈。《林则徐日记·道光十七年五月朔日》:“ 丁兴斋 来此晤敍。”
丁女 [ dīng nǚ ]
(一)、已到服力役年龄的成年女子。《墨子·备城门》:“守法:五十步丈夫十人,丁女二十人,老小十人。计之,五十步四十人…
停俸 [ tíng fèng ]
停止俸给。如清代官员或因病或丁忧开缺,则将其所得之俸停止。
民丁 [ mín dīng ]
旧指壮丁。《宋书·沉攸之传》:“元嘉 二十七年,索勇 南寇,发 三吴 民丁,攸之 亦被发。”《南齐书·王敬则传》:“…
全丁 [ quán dīng ]
对国家有完纳赋税、承担徭役义务的成年男子。《晋书·范宁传》:“今以十六为全丁,则备成人之役矣;以十三为半丁,所任非復…
丁産 [ dīng chǎn ]
1.人口与田产。《宋史·苏颂传》:“ 颂 因治讯他事,互问民邻里丁产,识其详。”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钱谷·催征…
惭丁 [ cán dīng ]
亦作“慙丁”。《左传·襄公十四年》:“初,尹公佗 学射於 庾公差,庾公差 学射於 公孙丁。二子追公(卫献公),公孙丁…
役丁 [ yì dīng ]
服劳役者。《隋书·食货志》:“仍依 周 制,役丁为十二番,匠则六番。”《隋书·食货志》:“始建 东都 ,以尚书令 杨…
审编 [ shěn biān ]
谓审核在编制的人丁赋役等。明 沉榜《宛署杂记·马政》:“宣德 间,令 北直隶 三丁养騍马一匹,二丁养儿马一匹,十年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