冻皴 [ dòng cūn ]
受冻皴裂。
斧劈皴 [ fǔ pī cūn ]
中国画皴法的一种。谓用笔如斧削木。 明 陈继儒 《妮古录》卷三:“皴法: 董原 麻皮皴, 范宽 雨点皴, 李将军 小…
皴裂 [ cūn liè ]
皴
麻皮皴 [ má pí cūn ]
状如麻皮的皴笔。画山石法之一。 元 汤垕 《古今画鉴·唐画》:“ 董元 ( 董源 )山水有二种:一样水墨矾头,疏林远…
皵皲 [ què jūn ]
皮肤皴裂。
小斧劈 [ xiǎo fǔ pī ]
国画皴法的一种。钩勒山石,笔法象斧劈形,但落笔较细碎。 唐 李昭道 画金碧山水、皴石作小斧劈。 宋 刘松年 , 明 …
皴染 [ cūn rǎn ]
指中国画技法皴法和渲染。
面药 [ miàn yào ]
预防面部皮肤因寒冻而皴裂的药膏。 唐 杜甫 《腊日》诗:“口脂面药随恩泽,翠管银罌下九霄。” 仇兆鳌 注引 朱瀚 曰…
湖泊冰情 [ hú pō bīng qíng ]
湖水冻结、封冻和解冻现象。
解冻 [ jiě dòng ]
指冰冻的土地、江河等在气温回升时融化;也称“开冻”解除对资金等的冻结使冻结的资产解冻两岸关系…
皴厘 [ cūn lí ]
皮肤粗裂貌。 唐 孟郊 《寄义兴小女子》诗:“渔妾性崛强,耕童手皴釐。”
惜墨法 [ xī mò fǎ ]
国画中画山水方法之一,以淡墨作皴染。与“泼墨法”相对。
阳冻 [ yáng dòng ]
地面上的冰冻。《管子·臣乘马》:“日至六十日而阳冻释,七十日而阴冻释。” 刘绩 注:“阳冻,地上也;阴冻,地下也。”
冻馁 [ dòng něi ]
寒冷饥饿;受冻挨饿:冻馁而死。无冻馁之忧。
披麻 [ pī má ]
(一)、见“披麻带孝”。(二)、中国画山石皴法之一种。又称麻皮皴。因所绘山石脉理如披麻,故名。其法创于唐王维,南唐董…
冻土 [ dòng tǔ ]
所含水分冻结成冰的土壤或疏松的岩石:冻土区。冻土地带。
凝冻 [ níng dòng ]
凝结;冻结:河水凝冻。
夏圭 [ xià guī ]
南宋画家。字禹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宁宗时为画院待诏。擅画山水,用秃笔趁湿作大斧劈皴,名“拖泥带水皴”,又喜用一…
皲瘃 [ jūn zhú ]
手足受冻坼裂,生冻疮。
瘒瘃 [ wén zhú ]
皮肤受冻坼裂和生冻疮。
防冻 [ fáng dòng ]
(一)、防止遭受冻害:冬贮大白菜要注意防冻。(二)、防止结冰:防冻剂。
速冻 [ sù dòng ]
快速冷冻:速冻食品。
瘃墯 [ zhú duò ]
因寒冻而断指。指手足冻伤。
化冻 [ huà dòng ]
冰冻的江河、土地等融化:河面还没化冻。化了冻,才能耕地。
贫冻 [ pín dòng ]
(一)、贫寒冻馁之人。(二)、贫寒冻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