掩袂 [ yǎn mèi ]
(一)、用衣袖遮面。《艺文类聚》卷二九引 南朝 梁 刘孝绰《侍离宴》诗:“掩袂望征云,衔杯惜餘景。”清 昭槤《啸亭续…
留客袂 [ liú kè mèi ]
指翩翩然、令人留连难舍的舞袖。语出《楚辞·大招》:“长袂拂面,善留客只。”南朝 梁 刘孝绰《铜雀妓》诗:“谁言留客袂…
惊吁 [ jīng xū ]
犹惊叹。 清 施闰章 《湖西行》:“破壁復何有,永诀惟妻孥。肠断听此语,掩袂徒惊吁。”
掎裳连袂 [ jǐ cháng lián mèi ]
掎裳连袂(掎裳連袂) 见“ 掎裳连襼 ”。
连袵 [ lián rèn ]
犹连袂。
攘袪 [ rǎng qū ]
攘袂。《淮南子·人间训》:“门者出之,顾反取其出之者,以戈推之,攘袪薄腋。” 高诱 注:“袪,袂也。”参见“ 攘袂 …
张袂成帷 [ zhāng mèi chéng wéi ]
张袂成帷(張袂成帷) 张开袖子成为帷幕。形容人多。 汉 刘向 《说苑·奉使》:“ 齐 之 临淄 三百閭,张袂成帷,挥…
分袪 [ fēn qū ]
犹分袂。分离。
挥袂生风 [ huī mèi shēng fēng ]
袂:衣袖;挥袂:拂袖。挥动衣袖,平地生风。形容意气豪迈。
判袂 [ pàn mèi ]
分袂;离别。宋 范成大《大热泊乐温有怀商卿德称》诗:“故人新判袂,得句与谁论?”明 王廷相《答吴宿威太守书》:“自 …
联袂 [ lián mèi ]
手拉着手。比喻一同(来、去或演出等):联袂而往。袂(mèi):衣袖。
联裾 [ lián jū ]
犹联袂。
连袿 [ lián guī ]
犹连袂。
连袂 [ lián mèi ]
见〖联袂〗。
连裾 [ lián jū ]
犹连袂。
连襼 [ lián yì ]
犹联袂。
蒙袂辑履 [ méng mèi jí lǚ ]
袂:袖子;蒙袂:用袖子蒙住脸,意思是不愿见人;辑履:拖着鞋不使脱落。形容十分困乏。
扬袂 [ yáng mèi ]
举袖。《文选·宋玉<高唐赋>》:“扬袂鄣日,而望所思。” 李善 注:“扬袂,举袖也。” 南朝 宋 颜延之 《三月三日…
别袂 [ bié mèi ]
犹分袂。举手道别。
琢钉 [ zhuó dīng ]
东汉 末 孔融 被收时,其子大者九岁、小者八岁,正为琢钉戏,后因以“琢钉”指八、九岁的少年时期。清 钱谦益《佟母封孺…
箕拘 [ jī jū ]
《礼记·曲礼上》:“凡为长者粪之礼,必加帚於箕上,以袂拘而退,其尘不及长者,以箕自乡而扱之。”孔颖达 疏:“以袂拘而…
揄袂 [ yú mèi ]
挥动衣袖。《庄子·渔父》:“须眉交白,被髮揄袂。” 章炳麟 《董逃歌》:“百年遭大剂,揄袂思前皇。”
长袂 [ cháng mèi ]
长袖。《楚辞·大招》:“长袂拂面,善留客只。” 王逸 注:“袂,袖也。言美女工舞,揄其长袖。” 汉 司马相如 《长门…
操袂 [ cāo mèi ]
《礼记·曲礼上》:“献民虏者操右袂。”本谓献俘时持其右袂以防异心。后用以指献捷。
袂接肩摩 [ mèi jiē jiān mó ]
袂接肩摩 形容人多。 明 宋濂 《国朝名臣序颂》:“其他智士谋臣,袂接肩摩,殆未可一二数。”
【词语拼音】yǎn mèi
【词语解释】(一)、用衣袖遮面。《艺文类聚》卷二九引 南朝 梁 刘孝绰《侍离宴》诗:“掩袂望征云,衔杯惜餘景。”清 昭槤《啸亭续录·稗事数则》:“一日,有阁中胥吏请假,公问何事,曰:‘适闻父讣信。’公习以为常,亦云:‘好,好。’舍人等皆掩袂笑。”
(二)、以衣袖拭泪。宋 苏轼《祭欧阳伯和父文》:“投笔掩袂,斯文日化,躡风系景,安所止戾。”明 沉德符《野获编·妓女·杜韦》:“韦 应曰:‘君怯甚,不可多语伤神,我上天入地必随君。’范 亦为哽咽。此时已心知二人必无独死理矣。伯起 每为余谈此,泪尚承睫,余亦为之掩袂。”清 吴伟业《思陵长公主挽诗》:“国母摩笄刺,宫娥掩袂伤。他年标信史,同日见 高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