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魄 [ qī pò ]
道家谓人有七魄,各有名目。第一魄名尸狗,第二魄名伏矢,第三魄名雀阴,第四魄名吞贼,第五魄名非毒,第六魄名除秽,第七魄…
七魄悠悠 [ qī pò yōu yōu ]
谓七魄离身飘荡。形容惊愕、昏厥或死亡。
三魂七魄 [ sān hún qī pò ]
魂:旧指能离开人体而存在的精神;魄:旧指依附形体而显现的精神。道家语,称人身有“三魂七魄”。
魂飞魄飏 [ hún fēi pò yáng ]
魂飞魄飏(魂飛魄颺) 同“ 魂飞魄散 ”。《金瓶梅词话》第十七回:“雪白玉体透帘幃,禁不住魂飞魄颺。”
六魄 [ liù pò ]
古人迷信,以为人体有七魄,人死,除一魄守其骸骨,馀六魄皆沦散。《剪灯新话·牡丹灯记》:“伏念某青年弃世,白昼无邻,六…
天夺之魄 [ tiān duó zhī pò ]
天夺之魄(天奪之魄) 亦作“ 天夺其魄 ”。1.上天夺走他的魂魄。谓欲其死。《左传·宣公十五年》:“ 原叔 必有大咎…
魄散魂飘 [ pò sàn hún piāo ]
魄散魂飘(魄散魂飄) 同“ 魂飞魄散 ”。《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第七回:“双手揝定了这根九环锡杖,谨照着他的腰眼…
魂飞魄丧 [ hún fēi pò sāng ]
hún fēi pò sàng 魂飞魄丧(魂飛魄喪) 同“ 魂飞魄散 ”。 元 关汉卿 《蝴蝶梦》第四折:“惊的我魂…
七魄三魂 [ qī pò sān hún ]
魂消魄丧 [ hún xiāo pò sāng ]
hún xiāo pò sàng 魂消魄丧(魂消魄喪) (1).同“ 魂飞魄散 ”。《水浒传》第一一七回:“那火炮飞…
哉生魄 [ zāi shēng pò ]
指农历每月十六日。此日月始缺,即始生月魄。月魄,月黑无光的部分。《书·康诰》:“惟三月哉生魄,周公 初基,作新大邑于…
做七 [ zuò qī ]
旧俗人死后每隔七天做一次佛事,称为做七。凡七七四十九天而止。 明 汤显祖 《牡丹亭·遇母》:“空和他做七做中元,怎知…
追魂夺魄 [ zhuī hún duó pò ]
追魂夺魄(追魂奪魄) 见“ 追魂摄魄 ”。
天夺其魄 [ tiān duó qí pò ]
天夺其魄(天奪其魄) 见“ 天夺之魄 ”。
惊魂摄魄 [ jīng hún shè pò ]
惊魂摄魄(驚魂攝魄) 见“ 惊魂夺魄 ”。
附体 [ fù tǐ ]
神鬼魂魄或其他东西附着身上。《三国演义.第七七回》:「吴使又将关公显圣附体,骂孙权追吕蒙之事告操。」
迷魂夺魄 [ mí hún duó pò ]
迷魂夺魄(迷魂奪魄) 见“ 迷魂淫魄 ”。
夺魄 [ duó pò ]
惊心动魄;失魂落魄。
驰魂夺魄 [ chí hún duó pò ]
chí hún duó pò 驰魂夺魄(馳魂奪魄) 见“ 驰魂宕魄 ”。
形魄 [ xíng pò ]
指形体与依附形体而显现的精神。亦指躯壳。《礼记·郊特牲》:“魂气归於天,形魄归於地。”《艺文类聚》卷三七引 晋 庾阐…
丢魂丢魄 [ diū hún diū pò ]
丢魂丢魄 见“ 丢魂失魄 ”。
死魄 [ sǐ pò ]
旧谓月亮的有光部分为明,无光部分为魄。朔后月明渐增,月魄渐减,故谓之死魄。反之,望后月明渐减,月魄渐生,即谓之生魄。…
载营抱魄 [ zǎi yíng bào pò ]
抱持魂魄。语出《老子》:“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晋 陆云《逸民赋》:“载营抱魄,怀元执一。”参见“载营魄”。
安神定魄 [ ān shén dìng pò ]
魄:魂魄。安定心神,恢复神智。
惊魂失魄 [ jīng hún shī pò ]
惊魂失魄(驚魂失魄) 同“ 惊魂丧魄 ”。《抗日歌谣·歌颂八路军》:“八路八路……赛如猛虎;敌人一见,惊魂失魄掉屁股…
【词语拼音】qī pò
【词语解释】道家谓人有七魄,各有名目。第一魄名尸狗,第二魄名伏矢,第三魄名雀阴,第四魄名吞贼,第五魄名非毒,第六魄名除秽,第七魄名臭肺。见《云笈七籤》卷五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