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备 [ zhù bèi ]
同”备注“,汉字词汇。
备注 [ bèi zhù ]
(一)、表格上为附加必要的注解说明而留的一栏。(二)、指在这一栏内所加的注解说明。
国考备注名单 [ guó kǎo bèi zhù míng dān ]
国考备注名单-热议 “备注名单”让人不寒而栗 至2010年10月25日下午6点,仅微博谈到“国考”的帖子就达6144…
详备 [ xiáng bèi ]
详细完备:注释详备。
戒在 [ jiè zài ]
俗语,地方方言。戒:防备;在:在意,留心,注意;戒在:防备留心,小心防备。
偃革尚文 [ yǎn gé shàng wén ]
停息武备,注重文教。
备章 [ bèi zhāng ]
指天子冕服备十二章也。《后汉书·舆服下》:「天子备章。」注:「郑玄《周礼》注曰:『此古天子冕服十二章。』。」
备戒 [ bèi jiè ]
(一)、儆诫。《礼记·乐记》:“夫《武》之备戒之已久,何也?”郑玄 注:“备戒,击鼓警众。”《孔子家语·辩乐》作“备…
养备 [ yǎng bèi ]
供养充足。《荀子·天论》:“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 杨倞 注:“养备,谓使人衣食足。”
逆备 [ nì bèi ]
预先备悉。《左传·宣公三年》“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使民知神、姦” 晋 杜预 注:“图鬼神百物之形,使民逆备之。”
备家 [ bèi jiā ]
谓丰足之家也。《荀子·礼论》:「故虽备家,必踰日然后能殡。」注:「备,丰足也。」集解:「郝懿行曰:『备,具也、皆也。…
逾备 [ yú bèi ]
亦作“踰备”。跳越后墙。《淮南子·齐俗训》:“羽盖垂緌,结駟连骑,则必有穿窬拊楗,抽箕踰备之姦。” 高诱 注:“备,…
摄弓 [ shè gōng ]
(一)、谓张弓注矢作射击准备。(二)、指持弓。
备使 [ bèi shǐ ]
充任使臣。一说副使。《左传·哀公十五年》:“寡君使 盖 备使,弔君之下吏。”杜预 注:“备,副也。”
注代 [ zhù dài ]
古代前后任官吏替换时登记备案,谓之“注代”。
备物之锡 [ bèi wù zhī xī ]
祭器之赏赐也。《昭明文选·干宝·晋纪》:「始当非常之礼,终受备物之锡。」善注:「备物谓祭器之物。」
先帝遗诏 [ xiān dì yí zhào ]
刘备给后主的遗诏(先帝,已故的君主。此指刘备)。见《三国志&;先主传》注引《诸葛亮集》,诏中说:&
备考 [ bèi kǎo ]
(一)、供参考:这个典故的出处有两种不同说法,录以备考。(二)、(书册、文件、表格)供参考的附录或附注。(三)、准备…
备饰 [ bèi shì ]
(1).各种饰物。《荀子·正论》:“土地刑制不同者,械用备饰不可不异也。”(2).战备修整精良。一说谓战备修饰美好而…
备豫 [ bèi yù ]
亦作“ 备预 ”。防备;准备。《左传·文公六年》:“备豫不虞,古之善教也。”《三国志·魏志·公孙渊传》“悉斩送 弥 …
觉警 [ jué jǐng ]
地方方言。觉,觉察;警,注意可能发生的危险,戒备,告诫;觉警:察觉可能发生的危险而引起注意。
笔簪 [ bǐ zān ]
犹簪笔。谓掌皇帝起居注的侍臣插笔于耳旁以备随时记事。
饰城 [ shì chéng ]
整顿城垣守备。饰,通“飭”。《穀梁传·襄公二十三年》:“古者大国过小邑,小邑必饰城而请罪,礼也。”范宁 注:“饰城者…
备乐 [ bèi lè ]
指具备文德、尽善尽美的音乐。《左传·成公十二年》:“貺之以大礼,重之以备乐。”《礼记·乐记》:“干戚之舞,非备乐也。…
备物典策 [ bèi wù diǎn cè ]
国君威仪之物与史官之书策也。《左氏·定公四年》:「备物典策,官司彝器。」注:「典策,春秋之制。」疏:「服虔云:『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