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脉 [ fú mài ]
中医指一种脉象。脉来浮取即得,重按反觉减弱。主病在表,浮而有力是表实、浮而无力是表虚,多见于感冒和某些急性热病初期。…
沈脉 [ shěn mài ]
亦作“沉脉”。中医学名词。脉象的一种。谓脉隐伏不显,重按始得。《素问·应象大论》“浮沉滑濇” 唐 王冰 注:“浮沉滑…
一阳三阴 [ yī yáng sān yīn ]
一阳三阴指的是中医诊脉中的一种脉象,指脉沉涩而短,有时又现浮象。
阳脉 [ yáng mài ]
(一)、中医学名词。指经脉中的阳经,其中包括手足三阳经、督脉、阳维脉、阳跷脉等。(二)、中医学名词。指脉象性质。凡属…
五阳脉 [ wǔ yáng mài ]
即浮、滑、实、弦、洪五种相脉,是根据人体脉搏跳动的轻重、浅深来划分的。
小络 [ xiǎo luò ]
中医术语。指浅浮于体表的络脉,或指孙络。
秋脉如浮 [ qiū mài rú fú ]
脉学之中的名词。是指秋季应时的脉象。
散脉 [ sàn mài ]
中医学名词。脉象之一。指脉搏浮散,稍按即无,常见于气血耗散而致虚脱之症,多属危候。
荆芥散 [ jīng jiè sàn ]
荆芥散用水煎,去滓温服,主治妇人崩漏腹痛,脉弦浮数。
洪脉 [ hóng mài ]
亦作“ 洪脉 ”。中医学名词。脉象之一。指来盛去衰的脉搏。常见于邪热亢盛之证。 晋 王叔和 《脉经·脉形状指下秘诀》…
六脉 [ liù mài ]
(1).中医切脉的六个部位。人的左右手腕各分寸、关、尺三脉,合称六脉。《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不待切脉” 张守节 正…
浮丘山 [ fú qiū shān ]
河南浮丘山位于浚县县城西南,故又称南山,系太行山余脉。
悍气 [ hàn qì ]
中医用语。谓浮盛之气。《素问·痹论》:“卫者,水穀之悍气也。其气慓疾滑利,不能入於脉也。” 王冰 注:“悍气,浮盛之…
参冬饮 [ cān dōng yǐn ]
是一种药名,主治气虚喘逆,虚热,脉浮大,按之则空,或见濡软,散大无神。
脉象 [ mài xiàng ]
◎ 脉象 màixiàng[pulse condition;type of pulse]…
肩息 [ jiān xī ]
气喘。谓呼吸困难,抬肩以助呼吸。《医宗金鉴·张仲景<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上气,面浮肿,肩息,其脉浮大不…
三候 [ sān hòu ]
中医术语。候脉时,以指测寸、关、尺三处脉搏,每处均可分为浮、中、沉三种脉象,谓之三候。《素问·三部九候论》:“人有三…
案脉 [ àn mài ]
(一)、切脉,诊脉。(二)、依据脉息。
凭脉 [ píng mài ]
搭脉,切脉。
阴脉 [ yīn mài ]
(一)、中医学名词。指经脉中的阴经,其中包括手足三阴经、任脉、冲脉、阴维脉、阴跷脉等。(二)、中医学名词。指脉象的性…
诊脉 [ zhěn mài ]
医生用手按在病人腕部的桡动脉上,根据脉搏的变化来诊断病情。也说号脉、把脉、切脉、按脉。
任脉 [ rèn mài ]
(一)、亦作“任脉”。人体经脉名。为奇经八脉之一。(二)、见“任脉”。
心脉 [ xīn mài ]
(一)、见“心脉”。(二)、亦作“心脉”。中医谓五脏皆有相应的脉象。主心之正常与否的脉象称心脉。(三)、脉搏。
细脉 [ xì mài ]
脉象之一。脉细直而软,状如丝线,稍显于微脉。主气血两虚,诸虚劳损充填在节理内的细小岩脉或矿脉
候脉 [ hòu mài ]
(一)、亦作“候脉”。诊脉;诊视。(二)、见“候脉”。
【词语拼音】fú mài
【词语解释】中医指一种脉象。脉来浮取即得,重按反觉减弱。主病在表,浮而有力是表实、浮而无力是表虚,多见于感冒和某些急性热病初期。此外,某些久病阳气虚损也可见浮大无力的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