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马臂 [ rén mǎ bì ]
臂鹰 [ bì yīng ]
架鹰于臂。古时多指外出狩猎或嬉游。《后汉书·梁冀传》:“又好臂鹰走狗,骋马鬭鸡。” 唐 元稹 《阴山道》诗:“从骑爱…
宫戏 [ gōng xì ]
略似傀儡戏,惟人形加大,用细马尾系两臂,从上提动,唱词与音乐也较讲究。
螳臂扼辙 [ táng bì è zhé ]
螳臂扼辙(螳臂扼轍) 亦作“螗臂扼辙”。犹螳臂当车。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一》:“是知真人之兴,非英雄所覬,况非…
虫臂 [ chóng bì ]
比喻微不足道之物。唐 皎然《禅思》诗:“伤哉 子桑扈,虫臂徒虚言。”宋 陆游《行年》诗:“吾生一虫臂,世路几羊肠。”…
上肢 [ shàng zhī ]
人体的一部分,包括上臂、前臂、腕和手。
鼠臂虮肝 [ shǔ bì jǐ gān ]
犹言鼠肝虫臂。指或为鼠臂或为虮肝,指人世变化无常。
拳头上站的人,肐膊上走的马 [ quán tou shàng zhàn de rén,gē bó shàng zǒu de mǎ ]
比喻清清白白,光明磊落。元 李文蔚《燕青博鱼》第三折:“我是个拳头上站的人,肐膊上走的马,不带头巾男子汉,丁丁当当响…
六臂三头 [ liù bì sān tóu ]
六臂三头(六臂三頭) 神话人物中神通广大的,多能现三头六臂法身。常以喻人的本事非凡。 明 孟称舜 《死里逃生》第一折…
颀秀 [ qí xiù ]
修长清秀。 清 昭槤 《啸亭续录·定恭王》:“貌頎秀,猿臂,善射,駷马蹻捷如飞。”
捋臂将拳 [ luō bì jiāng quán ]
卷袖出臂,准备打斗的样子。如:「看他怒目瞪视,捋臂将拳,一副要揍人的模样,真吓人!」
翣血 [ shà xuè ]
即歃血。翣,用同“ 歃 ”。《列子·汤问》“剋臂以誓” 晋 张湛 注:“《淮南子》曰:‘中国翣血, 越 人契臂,其一…
盘弓错马 [ pán gōng cuò mǎ ]
将弯弓放到臂上,准备拉开弦,战马在不安地走动。形容摆开架势,准备作战。
钗钏 [ chāi chuàn ]
钗簪与臂镯。泛指妇人的饰物。
引臂 [ yǐn bì ]
伸臂,举臂。 唐 元结 《石鱼湖上醉歌序》:“因休暇则载酒于湖上,时取一醉。欢醉中,据湖岸,引臂向鱼取酒。” 唐 白…
克臂 [ kè bì ]
刺臂出血。古人盟誓的一种方式。
臂鞲 [ bì gōu ]
(一)、亦作“臂鞲”。臂衣,古人用以套于臂上者。《汉书·东方朔传》“董君 緑幘傅韝”唐 颜师古 注:“韝,即今之臂韝…
鞲鹰 [ gōu yīng ]
(一)、谓调教于臂鞲之上的鹰。(二)、蹲在臂套上的苍鹰。比喻摆脱羁绊欲展鸿图的人。
卖胳臂 [ mài gē bei ]
以劳力维生。如:「林叔叔在工地卖胳臂。」蛮强无礼的样子。如:「他只会卖胳臂,欺侮弱小的人。」
系臂 [ xì bì ]
(一)、手镯类饰品。汉 刘向《列女传·珠崖二义》:“珠崖 多珠,继母连大珠以为繫臂。”(二)、《晋书·后妃传上·胡贵…
两傍 [ liǎng bàng ]
同“ 两旁 ”。《诗·小雅·蓼萧》“和鸞雝雝” 唐 孔颖达 疏:“ 郭璞 曰,鑣马勒傍铁也。言置铃於马口之两傍。”《…
挥弓 [ huī gōng ]
犹张弓,开弓。 唐 元稹 《观兵部马射赋》:“曾驥足之展矣,翻猿臂而射之。挥弓电掣,激矢风追。”
叉门 [ chǎ mén ]
立于门中间,分张两臂,阻止人进出。
胳肢窝 [ gā zhi wō ]
腋窝。人体的上臂与胸壁连接的凹陷处。
创病皆起 [ chuàng bìng jiē qǐ ]
谓受伤之士卒皆起而作战也。《昭明文选·李陵·答苏武书》:「然陵振臂一呼,创病皆起。举刃指虏,胡马奔走;兵尽矢穷,人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