崑山 [ kūn shān ]
山名:(1) 位于江苏省松江县西北。(2) 江苏省崑山县西北的马鞍山,唐天宝中改名为「崑山」。(3) 崑仑山的简称。…
崑山科技大学 [ kūn shān kē jì dà xué ]
台湾省私立大学之一。原为「崑山工业专科学校」,设立于1965年四月二十九日。八十年八月增设商科,更名为「崑山工商专科…
昆岳 [ kūn yuè ]
(一)、亦作“崑岳”。即昆仑山。(二)、见“崑岳”。
崑冈 [ kūn gāng ]
崑仑山。《书经.胤征》:「火炎崑冈,玉石俱焚。」唐.杜牧〈昔事文皇帝三十二韵〉:「崑冈怜积火,河汉注清源。」
崑玉 [ kūn yù ]
崑仑山所产的美玉。用以比喻心志高洁、文章精美或人才杰出。《文选.刘孝标.辩命论》:「璡则志烈秋霜、心贞崑玉。」陆机兄…
昆仑墟 [ kūn lún xū ]
(1). 昆仑山 的基部。亦指 昆仑山 。 南朝 宋 颜延之 《赭白马赋》:“覲 王母 於 崑墟 ,要 帝臺 於 宣…
和阗玉 [ hé tián yù ]
崑仑山北麓和阗所产的美玉。
十二层 [ shí èr céng ]
晋 王嘉《拾遗记·崑仑山》:“﹝ 崑崙山 ﹞傍有瑶台十二,各广千步,皆五色玉为臺基。”后因以“十二层”形容仙境中重重…
西昆 [ xī kūn ]
(1).指 昆仑山 。多借指仙境。 南朝 梁 王僧孺 《赠顾仓曹》诗:“ 洛阳 十二门,楼闕似 西崑 。” 唐 王绩…
昆调 [ kūn diào ]
(一)、亦称“崑山调”。即昆腔。(二)、指西昆体。
崑腔 [ kūn qiāng ]
流行于我国江浙一带的剧种。始于元代,最初是江苏崑山一带民间所流行的清唱腔调,故称为「崑山腔」。明嘉靖年间,魏良辅以崑…
昆岭 [ kūn lǐng ]
即 昆仑山 。 晋 郭璞 《游仙诗》之十:“璇臺冠 崑岭 ,西海滨招摇。” 隋 江总 《摄山栖霞寺碑》:“ 崑岭 之…
昆圃 [ kūn pǔ ]
《楚辞·天问》:“崑崙 县圃,其居安在?”县圃,也称 弦蒲、弦圃 或 玄圃,在 昆仑山 之上,传说为神仙所居之地。后…
昆崚 [ kūn líng ]
即 昆仑山 。《海内十洲记·聚窟洲》:“ 崑崙 号曰 崑崚 ,在 西海 之戌地, 北海 之亥地,去岸十三万里。”
昆冈 [ kūn gāng ]
(一)、亦作“崑岗”。亦作“崐冈”。即昆仑山。(二)、蜀冈的异名。在江苏省江都县西北。为广陵古城所在。(三)、即崑冈…
西崑 [ xī kūn ]
西方的崑仑山。唐.王绩〈游仙〉诗四首之三:「心疑游北极,望似陟西崑。」西方崑仑群玉之府。相传为古帝王藏书的地方。唐.…
梁辰鱼 [ liáng chén yú ]
人名。(公元1520~1580)字伯龙,号少白,又号仇池外史,江苏崑山人。明代戏曲家。创有以崑腔演唱的传奇《浣纱记》…
崑崙 [ kūn lún ]
山脉名。参见「崑仑山脉」条。山名。参见「崑仑山」条。古代泛指中南半岛南部及南洋群岛一带的居民。为现今的马来人种。见《…
昆丘 [ kūn qiū ]
亦作“崐丘”。亦作“崐邱”。即 昆仑山 。《隋书·音乐志下》:“原载垂德, 崐丘 主神。阴坛吉礼,北至良辰。” 唐 …
绸沓 [ chóu tà ]
密集。绸,通“ 稠 ”。 南朝 宋 谢灵运 《山居赋》:“崑涨缅旷,岛屿绸沓。”
娄江 [ lóu jiāng ]
河川名。位于江苏省吴县东。为太湖支流,东流经崑山、太仓等县入长江。
昆仑 [ kūn lún ]
亦作“崐仑2”。1.古代亦写作“昆仑”。 昆仑山 。在 新疆 西藏 之间,西接 帕米尔 高原,东延入 青海 境内。势…
遐坂 [ xiá bǎn ]
绵延不断的山岭。《文选·张衡<西京赋>》:“似 閬风 之遐坂,横西洫而絶金墉。” 李善 注:“ 閬风 , 崑崙山 名…
桬棠 [ shā táng ]
木名。黄花,红果。《太平御览》卷九六一引《山海经》:“桬棠木出 崑崙山 ,黄色赤实,味如李,食之使﹝人﹞不溺。”按,…
十二时神 [ shí èr shí shén ]
亦称“十二辰神”。古代相传为掌管时辰的神。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河水一》:“崑崙山上无外之山,在崑崙东南万二千里,五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