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修 [ zhǔ xiū ]
在专科以上学校中主要的修习课目,相对于辅修而言。如:「他决定主修数学,辅修企业管理。」
修正主义 [ xiū zhèng zhǔ yì ]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歪曲、篡改、否定马克思主义的资产阶级思潮。产生于19世纪90年代。恩格斯逝世后,德国社会民主党内自…
主课 [ zhǔ kè ]
主要的功课或主修的课程
修道院 [ xiū dào yuàn ]
(一)、简称修院。天主教、东正教培训神职人员的机构。(二)、即隐修院。天主教、东正教出家人苦心修行的地方。
修正 [ xiū zhèng ]
(一)、修改使正确:修正错误。(二)、篡改(马克思主义)。
副修 [ fù xiū ]
主修以外,附带学习(某门课程或专业):副修课。
修同 [ xiū tóng ]
(一)、同“脩同”。(二)、修通。谓逐级上达,通于君主。修,循,依次。
自利利他 [ zì lì lì tā ]
以利己为主的修养。
伯恩施坦主义 [ bó ēn shī tǎn zhǔ yì ]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打着马克思主义旗号的资产阶级思潮。伯恩施坦主张对马克思主义进行全面“修正”,以反对马克思主义。后人…
司史 [ sī shǐ ]
主持史书的修撰工作。
修通 [ xiū tōng ]
(一)、谓逐级上达,通于君主。修,循,依次。(二)、和顺通畅。修,循,和顺。
檀信 [ tán xìn ]
犹施主。谓修檀行的信士。
修达 [ xiū dá ]
谓逐级上达,通于君主。修,循,依次。
修女 [ xiū nǚ ]
天主教或东正教中出家修道的女子。
斗私批修 [ dòu sī pī xiū ]
斗掉私心,批判修正主义,批判资产阶级。
辅路 [ fǔ lù ]
主路旁边修建的辅助性道路,一般路面较窄。
修文 [ xiū wén ]
(一)、采取措施加强文治,主要指修治典章制度,提倡礼乐教化等。(二)、旧以“修文郎”称阴曹掌著作之官,故以“修文”指…
隐比 [ yǐn bǐ ]
一种修辞格。指择取与主题有相似点的不同事物,隐藏在文中作为比喻而不明示的修辞格。
天子魔 [ tiān zǐ mó ]
佛教语。欲界第六天之主,常扰碍修行者。简称天魔。
剪修 [ jiǎn xiū ]
修剪。用剪刀等修整。《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个合作社的三年生产规划》:“只需要五十个工进行一次剪修,就可以年产十…
封资修 [ fēng zī xiū ]
封建主义、资本主义和修正主义的合称。《人民日报》198(四)、(五)、7:“等到六十年代初积累了一定经验,可以考虑远…
必修科 [ bì xiū kē ]
按照学校规定,学生必须学习的主要学科。对选修科而言。
民工 [ mín gōng ]
由农村流动到城市、主要从事修建、运输的农民;也指被动员参加修路、筑坝或帮助军队运输等工作的人
选修课 [ xuǎn xiū kè ]
与“必修课”相对。主要指高等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中学习某一专业的学生可以有选择地学习的课程。在教学计划中一般不作硬性规…
灰皮书 [ huī pí shū ]
灰皮书 - 概念 “灰皮书”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才开始有的中国现代出版史上的一种特殊产物,它的出现直接是为了配合当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