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香磕头 [ shāo xiāng kē tóu ]
燃香礼神拜佛,行跪拜礼。如:「家长们纷纷到文昌庙烧香磕头,祈求孩子能金榜题名。」比喻为求人办事而送礼请客拉关系、苦苦…
燔香顶礼 [ fán xiāng dǐng lǐ ]
犹言烧香磕头。邹鲁《四川光复》:“羣以木版书光绪牌位,燔香顶礼。”
灼背烧项 [ zhuó bèi shāo dǐng ]
灼:烧。指佛教徒燃艾或焚香烧炙头顶背脊
灼背烧顶 [ zhuó bèi shāo dǐng ]
谓佛教徒燃艾或线香烧炙头顶背脊。
长生牌位 [ cháng shēng pái wèi ]
写有恩人姓名,为恩人祈求福寿的牌位。《红楼梦》第七二回:“我的病要好了,把你立箇长生牌位,我天天烧香磕头,保佑你一辈…
豹子胆 [ bào zi dǎn ]
比喻勇猛过人的胆量。王老九《王保京》诗:“王保京,豹子胆,离了粟店回家园。点香磕头拜朋友,四个青年联一手。”
烧头炉香 [ shāo tóu lú xiāng ]
旧时礼神拜佛,信徒争上第一炉香,以示虔诚,称“烧头炉香”。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六月六日崔府君生日》:“二十四日,州…
喃喃呐呐 [ nán nán nà nà ]
形容低语不绝。《儿女英雄传》第十三回:“亲家太太也把香点着,举得过顶,磕下头去,不知他口里喃喃呐呐祝赞些什么。”
急来抱佛脚 [ jí lái bào fó jiǎo ]
俗语说:“平时不烧香,急来抱佛脚。” 比喻不早做准备,事到临头才急着想办法。
香洞 [ xiāng dòng ]
(1).指和尚头上的戒疤。《官场现形记》第三八回:“如是者一个个头上就同骨牌攒了眼的一样,这地方永远不生头髮,其名又…
烧路头 [ shāo lù tóu ]
(1).旧时迷信的人称“财神”为“路头菩萨”,祭财神消灾求福,谓之“烧路头”。《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七回:“那魔…
薰陆 [ xūn lù ]
香料名。即乳香。 南朝 梁 陶弘景 《冥通记》卷一:“须臾气絶,时用香鑪烧一片薰陆如貍豆,大烟犹未息,计此正当半食顷…
助化 [ zhù huà ]
辅助教化。《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十五年》:“津 好鬼神事,常著絳帕头,鼓琴,烧香,读道书,云可以助化。”
头面礼足 [ tóu miàn lǐ zú ]
以头亲尊者之足。为佛教的最敬礼。晋法显《佛国记》:“瞿摩帝中是大乘学,王所敬重,最先行像……像去门百步,王脱天冠,易…
供头行者 [ gòng tóu háng zhě ]
禅宗寺庙中,供添饭羹、进茶菓及佛堂内点灯、烧香、打钟等杂役者曰供头行者。日、无着道忠《禅林象器笺·职位门》:「粥饭时…
头炷香 [ tóu zhù xiāng ]
头炷香 -概念 所谓头炷香,即是第一炉香,有说新年的第一炉香功德最大,可以得到最佳的保佑和祝福。因此,善信在除夕午夜…
焚顶 [ fén dǐng ]
(1).焚香顶礼。《镜花缘》第四五回:“倘脱火坑,情愿身入空门,一世焚顶。”(2).佛教徒焚灼头顶。表示虔诚奉佛。 …
炼顶 [ liàn dǐng ]
以香、艾置于头顶烧灼供佛,为僧徒修炼苦行之一。唐 苏鹗《杜阳杂编》卷下:“又有僧以艾覆顶上,谓之鍊顶。”唐 无名氏《…
鍊顶 [ liàn dǐng ]
以香、艾置于头顶烧灼供佛,为僧徒修炼苦行之一。唐 苏鹗《杜阳杂编》卷下:“又有僧以艾覆顶上,谓之鍊顶。”唐 无名氏《…
顶香请愿 [ dǐng xiāng qǐng yuàn ]
旧时民间向官府示威的一种方式。汪曾祺《大淖记事》六:“第三天,他们举行了‘顶香请愿’。二十来个锡匠,在县政府照壁前坐…
羊肚手巾 [ yáng dù shǒu jīn ]
方言。毛巾。形如羊肚,故名。谷峪《新事新办》:“脑袋上箍着块花羊肚手巾。”亦名“羊肚子手巾”。李季《王贵与李香香》第…
酥灯 [ sū dēng ]
用酥油点的灯。《法苑珠林》卷二五:“烧种种名香,供养形像,并然八支酥灯。” 元 萨都剌 《上京杂咏》之五:“院院翻经…
燃顶 [ rán dǐng ]
以香火烧灼头顶,表示虔诚。一种假借或误解佛教的“无义苦行”。《宣和遗事》前集:“大观 四年,禁燃顶、炼臂、刺血、断指…
叉烧包 [ chā shāo bāo ]
简介 【菜名】 叉烧包 【别名】 蜜汁叉烧包、蚝油叉烧包 【英文名】 Steamed BBQ Pork Bun 【所…
满族饽饽 [ mǎn zú bō bō ]
拼音:mǎn zú bō bō 解释:饽饽是满族同胞对各种糕点的统称。主要有糖火烧、燕窝酥、牛舌饼、茴…
【词语拼音】shāo xiāng kē tóu
【词语解释】燃香礼神拜佛,行跪拜礼。如:「家长们纷纷到文昌庙烧香磕头,祈求孩子能金榜题名。」比喻为求人办事而送礼请客拉关系、苦苦哀求。如:「想办成这事儿,免不了还是得烧香磕头,四处求爷爷告奶奶。」也作「磕头烧香」、「烧香叩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