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叔青 [ shī shū qīng ]
目录1 生平2 文学观点3 着作4 评价5 引用参考 生平施叔青是我国台湾鹿港人,1945年出生,她的父亲对儿女教育…
施散 [ shī sàn ]
布施散发。《孔子家语·曲礼子贡问》:“孔子 曰:‘富而不好礼,殃也。敬叔 以富丧矣而又弗改,吾惧其将有后患也。’敬叔…
乾施 [ gān shī ]
上天的施予。 宋 欧阳修 《西太一宫青词》:“四时迭运,荷乾施之无穷。”
浣纱津 [ huàn shā jīn ]
即 浣纱溪 。 唐 楼颖 《西施石》诗:“ 西施 昔日浣纱津,石上青苔思杀人。”参见“ 浣纱溪 ”。
翠盘 [ cuì pán ]
(一)、青玉盘。(二)、供舞蹈用的一种圆形设施。
小爷叔 [ xiǎo yé shū ]
方言。对表现较差而又难以管束的青年人的贬称。《解放日报》198(四)、(九)、8:“前些时候,上海 市政一○二施工队…
青鬓 [ qīng bìn ]
(一)、亦作“青髩”。浓黑的鬓发。唐 许浑《送客自两河归江南》诗:“遥羡落帆逢旧友,緑蛾青鬢醉横塘。”宋 贺铸《行路…
转锈 [ zhuǎn xiù ]
即浇水转坯色。古代用来烧制抗腐蚀性强、坚固耐用的青砖和青瓦的技术措施。
苌弘碧血 [ cháng hóng bì xiě ]
形容为正义事业而流的血。苌弘:春秋时周大夫,又称苌叔。碧:青绿色的玉石。
青绛 [ qīng jiàng ]
青色虹霓。 南朝 宋 刘敬叔 《异苑·美人虹》:“古者,有夫妻荒年菜食而死,俱化成青絳,故俗呼美人虹。”按,今 吴 …
封缸 [ fēng gāng ]
酒名。封贮缸中的一种陈年酒。清 方文《过天门怀鲁孺发戴敬夫》诗:“倚檝中流频悵望,归时寻汝破封缸。”张宇清《哈哈大叔…
青溪小姑 [ qīng xī xiǎo gū ]
亦称“青溪小妹”。亦称“青溪妹”。指汉蒋子文的三妹。南朝宋刘敬叔《异苑》卷五:“青溪小姑庙,云是蒋侯第三妹。”清厉鹗…
诗述 [ shī shù ]
犹诗作。 清 史震林 《西青散记》卷一:“灯下读 闇叔 诗述四十餘篇,劳苦之意,释然而苏。”
鸦青料钞 [ yā qīng liào chāo ]
即鸦青钞。元无名氏《杀狗劝夫》第二折:“你怀揣着鸦青料钞寻相识,并没有半升粗米施饘粥,单有一注閒钱补笊篱。”参见“鸦…
枯丛 [ kū cóng ]
枯萎的丛生植物。 宋 梅尧臣 《次韵和永叔饮余家咏枯菊》:“堦傍犹见旧枯丛,根底青芽叹催促。”
粉青 [ fěn qīng ]
粉青是一种釉色,青釉的品种之一。以铁为主要着色元素,施釉较厚,入窑后经高温还原焰烧成,釉色青绿之中显粉白,有如青玉,…
青刀 [ qīng dāo ]
形容尖长如刀的青蒲叶。 唐 施肩吾 逸句:“荷翻紫盖摇波面,蒲莹青刀插水湄。” 前蜀 韦庄 《题裴端公郊居》诗:“蒲…
第主 [ dì zhǔ ]
屋主,户主。清 宣鼎《夜雨秋灯录·青天白日》:“﹝ 南宫认菴 ﹞明年今日归省叔,至则门户犹存,第主非是。”
抓膘 [ zhuā biāo ]
采取加强饲养管理并注意适当使用等措施,使牲畜肥壮:放青抓膘。
买哄 [ mǎi hǒng ]
收买诱骗。电影剧本《青松岭》三二:“老方,大叔,咱们一谈起 钱广 来,我都说了解他,他明明是买哄人心。”
柯岩 [ kē yán ]
作家。广东南海人。女。曾任中国青年艺术剧院、中国儿童艺术剧院编剧,《诗刊》副主编。著有儿童诗集《“小兵”的故事》、《…
发直 [ fā zhí ]
犹发呆。峻青《黎明的河边·老水牛爷爷》:“我的叔叔和我的婶子每人抱着一个孩子,瞪着吓得发直了的眼睛在水头子前面跑。”…
地泽林 [ dì zé lín ]
君王无道民倒悬,常想拨云见青天,幸逢明主施仁政,重又安居乐自然。
麻菲 [ má fēi ]
麻鞋。菲,通“屝”。《魏书·裴叔业传》:“植(裴植)在 瀛州 也,其母年踰七十,以身为婢,自施三宝,布衣麻菲,手执箕…
特殊教育 [ tè shū jiào yù ]
运用特殊的方法、设备和措施,对社会上特殊人群实施的教育。特殊人群指身心有缺陷的儿童、青少年和成人。实施特殊教育的机构…
【词语拼音】shī shū qīng
【词语解释】目录1 生平2 文学观点3 着作4 评价5 引用参考 生平施叔青是我国台湾鹿港人,1945年出生,她的父亲对儿女教育采取开放态度。施叔青的姐姐施淑早期写小说,后来从事文学研究,是闻名的教授,施叔青和笔名李昂的妹妹施叔端则在文学创作领域里享有盛名,在台湾文坛上,施家三姐妹的影响相当大。施叔青初中时代,就阅读「创世纪」现代诗刊,深深着迷于台湾诗人瘂弦、洛夫的诗。她常常在临睡前把纸笔放在蚊帐外边,有了文学构想就打开蚊帐及时写下。十七岁那年,以处女作《壁虎》登上台湾文坛,台湾闻名小说家白先勇把她早期小说中的梦魇鬼气和唐朝大诗人李贺的诗相比,说其中具有一种奇异、疯狂、丑怪的美。淡江大学外文系毕业后,施叔青出国留学,获得纽约市立大学戏剧系硕士后回台湾在大学教书,从事歌仔戏和京剧研究,同时也创作小说。1977年她赴香港担任香艺术中心亚洲节目部策划主任,当时台湾经济还处于正要起飞的阶段,物质条件并不好,而香港当时已经发展到巅峰状态,五光十色,一切都非常进步,也同时是国内走向改革开放,和外界连系的窗口。在这个和台湾不同的社会里,施叔青写出了闻名的作品─「他名叫蝴蝶」、「遍山洋紫荆」、「寂寞云园」三部小说所组成的「香港三部曲」,在这个系列中,施叔青深刻的写出香港的历史和处境,在海峡两岸引起热烈回响。这部作品使她获得1999年香港亚洲周刊评选的二十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 文学观点女性意识的崭露。她的书写一贯的以女性,而且是底层的女性为主角。她说:「我比较是个依赖直觉、本能的人。」另外,施叔青也以创作述说历史,保存文化,近年来致力于写作台湾三部曲。 着作《愫细怨》《情探》香港三部曲(洪范):《她叫蝴蝶》《遍山洋紫荆》《寂寞云园》《维多利亚俱乐部》(联合文学)《推翻前人》《艺术与拍卖》(东大)《耽美手记》(元尊) 评价王德威将施叔青早期的作品列为志怪,将她反刍香江所见所闻,力求艺术表现,开始写作的一系列香港故事,从第一个故事愫细怨开始的八零年代,称之为传奇,同时认为她与白先勇是张爱玲六零年代重要的传人。许南村(即陈映真)说:「施叔青自来就不是一个批判和革新的作家。」,又说:「施叔青甚至不免耽溺在她所模写的欢狂、幽暗、霉腐而甜蜜的世界里。」「这反省和批判的弱质,使施叔青的作品不安地摇摆在新通俗小说与严肃小说之间,颠踬摇动」 引用参考 />责任编辑:语二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