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口校正 [ hù kǒu jiào zhèng ]
由户政事务所派员,配合管区警员,逐户校对更正户籍登记上的各种错误或遗漏的事项。
户口调查 [ hù kǒu diào chá ]
户政机关进行清查户口、查对户籍、校正户口的工作。
借读 [ jiè dú ]
没有本地区正式户口的中、小学生在本地区中、小学就读,叫做借读。没有某校学籍的学生,因故在某校就读,也叫借读。
养赢 [ yǎng yíng ]
谓有利于豪富之家。《管子·国蓄》:“以正户籍,谓之‘养赢’。” 尹知章 注:“赢,谓大贾畜家也。正数之户,既避其籍,…
括正 [ kuò zhèng ]
检查校正。《新唐书·宇文融传》:“ 融 乃奏…… 贾晋 等二十九人为劝农判官,假御史,分按州县,括正丘亩,招徠户口而…
四类人员 [ sì lèi rén yuán ]
具有高等学历教育资格的高等学校的在校生;高中学校非应届毕业的在校生;因触犯刑律已被有关机构采取强制措施或正在服刑者;…
借读生 [ jiè dú shēng ]
指通常由于户口,成绩不够等原因导致学籍(或户籍)与所在学校(或所在地)不一致的学生。
缓派生 [ huǎn pài shēng ]
毕业离校时未落实工作的高校毕业生,可根据个人意愿,申请将档案、户口保留在原就读学校,以继续落实用人单位。
口袋户 [ kǒu dài hù ]
口袋户是指一些大学毕业生因为没有及时落户,户口迁移证自己拿着,形象地说就如放在自己的口袋中。详细解释 简单概述 口袋…
正册 [ zhèng cè ]
(一)、旧时户口册的一种。清朝地方官府编造户口册,分正册、另册两种,好人编入正册,坏人编入另册。(二)、旧时人名册的…
校比 [ xiào bǐ ]
(一)、调查户口、财物。《周礼·地官·党正》:“以岁时涖校比。”郑玄 注引 郑司农 曰:“校比,族师职所谓以时属民,…
占系 [ zhàn xì ]
犹占著。 汉 应劭 《风俗通·十反·安定太守汝南胡伊伯》:“我是宰士,何可委质於二朝乎?因出门,名户占繫 陈国 。”…
实户 [ shí hù ]
(一)、实际户数。唐 韩愈《论变盐法事宜状》:“臣即请差清强巡官检责所在实户,据口团保,给一年盐。”(二)、指朝廷赐…
认户 [ rèn hù ]
指认卖的户头。《元典章·户部八·私造酒曲依匿税科断》:“犯人正招:不合用钞糴买米麯,醖造私酒,於打发到认户,须内夹带…
户帖 [ hù tiè ]
亦作“户贴”。登记每户田产或人口的册子。《宋史·食货志上二》:“﹝方田﹞凡田方之角,立土为埄,植其野之所宜木以封表之…
彫虚 [ diāo xū ]
谓地方残破、户口空虚。《宋书·始安王休仁传》:“故司空 晋平刺王 休祐,少无令业,长滋贪暴,莅任 陕 荆,毒流 西夏…
雕虚 [ diāo xū ]
谓地方残破、户口空虚。《宋书·始安王休仁传》:“故司空 晋平刺王 休祐 ,少无令业,长滋贪暴,莅任 陕 荆 ,毒流 …
族正 [ zú zhèng ]
清 时聚族而居的地方,挑选族中地位名望最高的人主持和裁决本族事务,名为“族正”。《清会典·户部·户口》:“又议准,聚…
实核 [ shí hé ]
(一)、种子。汉 王充《论衡·初禀》:“草木生於实核,出土为栽蘖,稍生茎叶,成为长短巨细,皆由实核。”(二)、核实。…
白籍 [ bái jí ]
东晋 和 南朝 登记外地流入人口的册子。《晋书·成帝纪》:“﹝ 咸康 七年﹞实编户,王公已下皆正土断白籍。”《资治通…
家籍 [ jiā jí ]
整个家庭的户口册。 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三编第八章第三节:“佃客的人身是不自由的,不能随便离开主人。他们的户籍附入…
商较 [ shāng jiào ]
亦作“ 商校 ”。1.研究比较。《晋书·文苑传·伏滔》:“试商较而论之。”《魏书·皮喜传》:“其所陈计略,商校利害,…
八旗 [ bā qí ]
清代满族的军队组织和户口编制制度,以旗为号,分正黄、正白、正红、正蓝、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八旗。后又增建蒙古八旗和…
滞婚族 [ zhì hūn zú ]
滞婚族 -简介 由于结婚后户口必须迁出人才市场集体户口,广州市数以万计的情侣逐渐成为潜在的“滞婚族”。 他们或许已经…
客戶 [ kè hù ]
自己没有土地,向人租地耕种的佃户。《晋书.卷九三.外戚传.王恂传》:「魏氏给公卿已下租牛客户数各有差。」《宋史.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