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门 [ cāng mén ]
1.春秋郑之东南门名。《左传·襄公十年》:「焚书于仓门之外。」会笺:「仓门,郑之东南门,以面石仓城而得名。石仓城在陈…
仓场衙门 [ cāng chǎng yá mén ]
官署名。清置,管理仓库之所。《清会典·户部·仓场衙门》:「侍郎,满洲一人,汉一人,掌京仓通仓之政令,凡北河之运务掌焉…
京仓 [ jīng cāng ]
(一)、大粮仓。(二)、清朝在北京设有十三个粮仓,通称“京仓”。其中:禄米、南新、旧太、富新、兴平五仓在朝阳门内,海…
仓场侍郎 [ cāng chǎng shì láng ]
官名。仓场衙门中专司仓场事务者,与仓场监督同。《清会典·户部·仓场衙门》:「仓场侍郎督同坐。」
仓琅根 [ cāng láng gēn ]
(一)、装置在大门上的青铜铺首及铜环。仓,通“苍”。《汉书·五行志中之上》:“木门仓琅根。”颜师古 注:“门之铺首及…
仓场监督 [ cāng chǎng jiān dū ]
官名。清置,仓场之监督者。《清会典·户部·仓场衙门》:「禄米仓监督,满洲二人,汉一人。」
仓浪 [ cāng làng ]
青绿色。仓,通“ 苍 ”。《乐府诗集·相和歌辞·东门行》:“共餔糜,上用仓浪天故,下为黄口小儿。” 三国 魏 曹丕 …
库门 [ kù mén ]
(一)、古传天子宫室有五门,库门是其最外之门。(二)、为诸侯宫外三门之一。(三)、仓库的门。(四)、复姓。见《通志·…
凯门 [ kǎi mén ]
汉 长安 都城十二门之一, 清明门 的别名。《三辅黄图·都城十二门》:“ 长安 城东出第二门曰 清明门 ,一曰 籍田…
京仓大使 [ jīng cāng dà shǐ ]
主管首都粮食储备的官员官京仓大使。&;&;清&;邵长蘅《青门剩稿》
门到门 [ mén dào mén ]
门到门 (door to door): 由托运人负责装载的集装箱,在其货仓或厂库交承运人验收后,负责全程运输,直到收…
仓箱 [ cāng xiāng ]
《诗·小雅·甫田》:“乃求千斯仓,乃求万斯箱。”郑玄 笺:“成王 见禾穀之税,委积之多,於是求千仓以处之,万车以载之…
坐粮厅 [ zuò liáng tīng ]
清 代户部仓场衙门特设的官署。驻 通州 ,掌管漕粮验收、水陆运输及 通济 库银出纳和 北运河 的疏濬工程。《清史稿·…
阑门 [ lán mén ]
中医指大小肠衔接的部位,是消化系统的一部分。明.王思九等撰《难经集注.卷四》:「胃为贲门,太仓下口为幽门,大肠小肠会…
轥践 [ lìn jiàn ]
践踏。《资治通鉴·唐高祖武德元年》:“自 仓城 至郭门,米厚数寸,为车马所轥践。”
仓门街街道 [ cāng mén jiē jiē dào ]
仓储 [ cāng chǔ ]
用仓库储存:仓储超市。仓储物资。
米烂成仓 [ mǐ làn chéng cāng ]
仓:粮仓。
仓皇 [ cāng huáng ]
匆忙而慌张:仓皇失措。神色仓皇。也作仓黄、仓惶、苍黄。
仓漠 [ cāng mò ]
“仓”的意思是“粮仓”,“漠”的意思是“没有水的地方”,仓和漠合起来的意思是“干燥的粮仓”。
囷窌 [ qūn jiào ]
谷仓与地窖。泛指粮仓。
仓容 [ cāng róng ]
仓库的容量:仓容有限。
囷倉 [ qūn cāng ]
囷,圆形仓廪。仓,方形仓廪。囷仓泛指贮藏谷物的地方。《管子.任法》:「人主有能用其道者,不事心,不劳意,不动土,而土…
多平 [ duō píng ]
多头卖出平仓,多头平仓指持仓量减少,但持仓量的增加绝对值小于现量,且为主动卖盘。
仓腐寄顿 [ cāng fǔ jì dùn ]
仓:仓库;腐:腐烂;寄顿:储存。仓库里储存的陈米已经腐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