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印心 [ ní yìn xīn ]
元、绩溪人。好古洲、官湖广儒学副提举,后任玉山县尹。见《尚友录·卷三》。
拈花一笑 [ niān huā yī xiào ]
比喻心心相印、会心。
一切如来知印 [ yī qiē rú lái zhī yìn ]
佛-谓胎藏界之曼陀罗,位于第二遍知院中之三昧印形,即于连花上作三角形之印也。亦称诸佛心印、-切心印、三角印、大动勇印…
儒语 [ rú yǔ ]
儒家之言。《四库提要·子部·儒家类存目》:「《心印正说》三十四卷,国朝吴台砚撰。其曰:『心印当取,心心相印之义。』然…
殚精 [ dān jīng ]
竭尽精思;精心。 宋 陈师道 《次韵苏公观月听琴》:“殫精有后悟,畜耳无前闻。” 清 侯方域 《倪云林十万图记》:“…
倪际 [ ní jì ]
分际。 南朝 宋 谢灵运 《山居赋》“长寄心於云霓”自注:“云烟霄路,殆无倪际。”
贵在知心 [ guì zài zhī xīn ]
以知心交心为贵,指朋友之间心心相印。
佛心印 [ fó xīn yìn ]
?佛心即众生本具之真心,大觉之妙体也,此心决定不改,故云印。《六祖坛经》:「师云:『吾传佛心印,安敢违于佛经。』。」…
慈息 [ cí xī ]
谓慈母的音容笑貌。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里事·倪文正公与弟献汝二书》:“此事心本无愧,人亦共明……惟是其自处未免…
经板儿 [ jīng bǎnr ]
刻印书籍的雕版。形容刻骨铭心。元.戴善甫《风光好.第二折》:「则怕贵人多忘,则要你经板儿印在心上。」元.无名氏《争报…
真印 [ zhēn yìn ]
禅宗谓直指人心、教外别传的心印。
一点犀通 [ yī diǎn xī tōng ]
比喻恋爱着的男女双方心心相印。
斗印 [ dòu yìn ]
大印。指官印。 金 刘中 《冷岩公柳溪》诗:“斗印轻抛繫肘金,故园风物动归心。”
心证 [ xīn zhèng ]
佛教语。谓自心印证。
有谱 [ yǒu pǔ ]
有底,有把握。《十月》1987年第3期:“想必 汪书记 心中有谱,倪院长 也就不再寻根问底。”
腹心相照 [ fù xīn xiāng zhào ]
腹心:内心;照:映照,见。以真心相见。比喻彼此很知心,达到心心相印的程度。
印心 [ yìn xīn ]
佛家谓印证于心而顿悟。
密印 [ mì yìn ]
(一)、即蜜印。死后追赠官职所赐的蜡印。《晋书·山涛传》:“以 太康 四年薨,时年七十九。詔赐东园祕器、朝服一具、衣…
计望 [ jì wàng ]
预期,希冀。元 戴良《跋<倪夫人遗事>后》:“而 倪氏 卒以忠厚相传,迨今五世之远,二百年之久,而其家之丰盛固自若也…
佛印 [ fó yìn ]
(1).佛教禅宗认为人之自有的心性即是佛心,因其永久不变,犹如印契,故名之为“佛心印”,省称为“佛印”。 唐 高适 …
秘印 [ mì yìn ]
佛教语。谓与佛心秘密相印契。
心印 [ xīn yìn ]
(一)、佛教禅宗语。谓不用语言文字,而直接以心相印证,以期顿悟。(二)、理学家借以指对圣人学说在心性上的领会。(三)…
心存目识 [ xīn cún mù zhì ]
指对某种事物心中已有深刻的印象。
一点灵犀 [ yī diǎn líng xī ]
(一)、指犀角上有纹,两头感应通灵,故比喻心心相印。(二)、指聪敏。
一心向佛 [ yī xīn xiàng fó ]
以佛菩萨的思维、语言、行为来要求自己。就能和佛菩萨心心相应。就是佛心印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