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民 [ shāng mín ]
残伤人民也。《吕氏春秋·似顺览·分职》:「天寒起役,恐伤民。」;汉、应劭《风俗通·声音》:「乱政伤民。」
视民如伤 [ shì mín rú shāng ]
视民如伤(視民如傷) 形容帝王、官吏极其顾恤民众疾苦。《左传·哀公元年》:“臣闻国之兴也,视民如伤,是其福也。”《孟…
伤化虐民 [ shāng huà nüè mín ]
伤:伤害;化:风俗;虐:残害。破坏传统的风尚习俗,残害平民百姓。出处:《三国志·魏志·袁绍传》裴松之注引《魏晋春秋》…
伤农 [ shāng nóng ]
伤害农民之利益也。《汉书·食货志》:「又曰:『籴甚贵伤民,甚贱伤农。』。」
视人如伤 [ shì rén rú shāng ]
视人如伤(視人如傷) 见“ 视民如伤 ”。
衋伤 [ xì shāng ]
《书·酒诰》:“民罔不衋伤心。”本谓衋然伤痛,后指悲伤,悲痛。
伤民劳财 [ shāng mín láo cái ]
指做了多余的事,造成浪费。
菜贵伤民 [ cài guì shāng mín ]
视下如伤 [ shì xià rú shāng ]
shì xià rú shāng 视下如伤(視下如傷) 见“ 视民如伤 ”。
上威 [ shàng wēi ]
在上位者之威严也。《管子·七法》:「百匿伤上威,奸吏伤官法,奸民伤俗教,贼盗伤国家,威伤则重在下。」
伤病 [ shāng bìng ]
病害也。又,指伤病之人。《汉书·五行志》:「伤病民人。」;《司马法·仁本》:「哀怜伤病。」
伤财 [ shāng cái ]
浪费钱财,损失钱财。《易经·节卦》:「节以制度,不伤财不害民。」;《孔子家语·致思》:「不伤财,不害民。」;《慎思录…
伤国 [ shāng guó ]
危害国气。《荀子·王霸》:「伤国者何也?曰:『以小人尚民而威,以非所取于民而巧,是伤国之大灾也。』。」
摧伤 [ cuī shāng ]
(一)、损伤;挫伤。汉 蔡邕《伤故栗赋》:“适祸贼之灾人,嗟夭折以摧伤。”宋 王安石《邢太保有鹤折翼以诗伤之》:“不…
伤君 [ shāng jun1 ]
伤其国君也。汉、应绍《风俗通·正失》:「盗贼之矢若伤君,是绝民望也。」
伤残 [ shāng cán ]
(一)、受伤致残:伤残儿童。你为保卫国家财产而伤残,是人民的功臣。(二)、破损:这块皮子有了伤残,只可以做低档鞋料。
害民 [ hài mín ]
伤害人民。《易·节》:“天地节而四时成,节以制度,不伤财,不害民。”汉 焦赣《易林·坤之大壮》:“岁飢无年,虐政害民…
裂裳衣疮 [ liè shang yī chuāng ]
撕下自己的衣服,裹扎农民的疮伤。
迸伤 [ bèng shāng ]
方言。因勉强干重活致使身体受伤。迸,通“屏”。《新民晚报》198(四)、(四)、2:“碰到青年农民说是迸伤,遇到年龄…
劳民伤财 [ láo mín shāng cái ]
既使人民劳苦,又浪费钱财。
夷残 [ yí cán ]
伤残,死亡。《新唐书·杜鸿渐传》:“今承大乱,民人夷残。”
构怨伤化 [ gòu yuàn shāng huà ]
构:构成,造成;怨:怨恨;化:教化。指在民众中造成的怨恨,使对人民的教化受到伤害。
伤药 [ shāng yào ]
治疗身体内伤或外伤的药物。《中国民间故事选·红军的故事·火云鸟》:“ 王得发 把小孩背回连部,卫生员给他敷了伤药。”…
益治 [ yì zhì ]
裨补政事。《魏书·高祖纪上》:“詔在位及民庶直言极諫,有利民益治,损政伤化,悉心以闻。”
溢泛 [ yì fàn ]
泛滥。《孔子家语·辨政》:“顷之,大霖雨,水溢泛诸国,伤害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