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头 [ bàng tóu ]
(1).方言。玉米。《抗日歌谣·村村农民齐动员》:“夏日如火热难当,棒头熟来高粱黄。”(2).棍子,棍棒。英文翻译1…
当头棒 [ dāng tóu bàng ]
犹言当头棒喝。
迎头棒喝 [ yíng tóu bàng hè ]
佛教禅宗接引弟子时,常用棒一击或大声一喝,促其领悟。后用以比喻促人醒悟的警告。如:「老师的话不啻迎头棒喝,使他幡然悔…
打出头棒子 [ dǎ chū tóu bàng zi ]
一种杖刑。行杖时不用棒头打而用棒身打人,以减少疼痛。《醒世恒言.卷一六.陆五汉硬留合色鞋》:「且说张荩幸喜皁隶们知他…
牛头鳖棒 [ niú tóu biē bàng ]
牛头鳖棒东北话,形容人桀骜不驯,不通情理。
当头一棒 [ dāng tóu yī bàng ]
(一)、比喻促人醒悟的警告。参看〖当头棒喝〗。(二)、比喻给人以突然打击。
棒打出头鸟 [ bàng dǎ chū tóu niǎo ]
棒打出头鸟,成语。本意为有很多鸟,只有一只鸟能看见它的头,别的看不见头,所以只能打那只能看见头的。引申为凡事好出风头…
出头棒子 [ chū tóu bàng zi ]
指衙役受了贿赂,在打板子时,以板头着地,好象打得很重,但受刑人受伤并不很重的一种打法。《醒世恒言·陆五汉硬留合色鞋》…
东一耙子西一扫帚 [ dōng yī pá zǐ xī yī sào zhǒu ]
参见[东一榔头,西一棒槌]。
举火烧天 [ jǔ huǒ shāo tiān ]
举火烧天,指的是抢棒棍术的一个招式。指双手握棍棒高高举起,准备迎头棒打对手上三路。
朱蒜 [ zhū suàn ]
顶端有蒜头状物的红漆棍棒。
棒子骨头 [ bàng zi gú tou ]
方言。附着玉米粒的穗瓤子。杨朔《乱人坑》:“他们吃的是高粱面、黑豆面、云豆面,磨面时奸商还给带上棒子骨头、高粱帽子,…
杓棒 [ sháo bàng ]
古时击球用的头部弯曲的棍棒。
臁骨 [ lián gǔ ]
小腿胫骨。 元 李五 《虎头牌》第三折:“相公的言语道:你若是不跪啊,大棒先敲折你两臁骨哩!”《水浒传》第九回:“ …
槌棒 [ chuí bàng ]
敲打用的木棒,大多一头较大或呈球形。
钻木取火 [ zuān mù qǔ huǒ ]
硬木棒对着木头摩擦或钻进去,靠摩擦取火。
八棒十挟 [ bā bàng shí jiā ]
亦作“八棒十枷”。古代对拷掠酷刑的泛称。挟,夹棍,也写作“枷”。元白朴《墙头马上》第三折:“勘姦情,八棒十挟。”元关…
小棒头 [ xiǎo bàng tóu ]
棒头丹 [ bàng tóu dān ]
棒头草 [ bàng tóu cǎo ]
钢钎 [ gāng qiān ]
尖头钢棒,通常由大锤打入软质岩石以钻孔。
当头棒喝 [ dāng tóu bàng hè ]
佛教禅宗和尚接待来学的人的时候,常常用棒一击或大声一喝,促其领悟。比喻促人醒悟的警告。
顿锻 [ dùn duàn ]
镦粗了金属棒或类似物(如螺栓头)的镦粗过的那一部分。
倒枕槌床 [ dǎo zhěn chuí chuáng ]
倒:推倒;槌:敲打用的棒,借指敲打。翻枕头敲床。形容非常悲痛。
东一榔头西一棒子 [ dōng yī láng tou xī yī bàng zi ]
比喻做事缺少全局观点,忙于局部应付。如:过去,这个大队因为没有一个整体规划,东一榔头西一棒子,面貌改变不大。
【词语拼音】bàng tóu
【词语解释】(1).方言。玉米。《抗日歌谣·村村农民齐动员》:“夏日如火热难当,棒头熟来高粱黄。”(2).棍子,棍棒。英文翻译1.{解} bouton; end bul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