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修 [ jiǎng xiū ]
亦作“ 讲脩 ”。 1.犹讲习。《三国志·吴志·孙和传》:“常言当世士人,宜讲脩术学,校习射御,以周世务。”(2).…
讲信修睦 [ jiǎng xìn xiū mù ]
修:建立;睦:和睦。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讲究信用,谋求和睦。
讲脩 [ jiǎng xiū ]
见“讲修”。
成好 [ chéng hǎo ]
讲和修好。
讲仪 [ jiǎng yí ]
(一)、讲经说法的仪物。(二)、谓讲修礼仪。
鲁仓寺 [ lǔ cāng sì ]
藏语称“鲁仓讲修兴善洲”,又因系尼尔仓活佛所建寺院,亦称“尼尔讲修兴善洲”。
证讲 [ zhèng jiǎng ]
谓参悟修炼,讲经说法。
以德为邻 [ yǐ dé wéi lín ]
比喻要加强修养,讲求道德。
供花会 [ gòng huā huì ]
佛-谓每年阴历三月修法华八讲,并咏诗歌也。庆法胤〈劝学会序〉:「暮春三月,百花争开,别修四日八讲,号结缘供花会。」
人利 [ rén lì ]
人之利益。《礼记·礼运》:「讲信修睦,谓之人利。」
斋讲 [ zhāi jiǎng ]
(一)、宣讲佛法之集会。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风操》:“梁 孝元 年少之时,每八月六日,载诞之辰,常设斋讲,自 阮…
养生家 [ yǎng shēng jiā ]
指修道者。因其讲究行气功,炼丹药,以求长生,故名。
不脩边幅 [ bù xiū biān fú ]
形容不讲究衣饰仪容或不拘形式小节。亦作“不修边幅”。
拉布寺 [ lā bù sì ]
藏语称“嘎登郭囊谢舟派吉楞”,意为“具喜显密讲修兴旺洲”。
翰林院 [ hàn lín yuàn ]
中国古代以文学供奉宫廷的官署。长官为掌院学士,属官有侍读、侍讲、修撰、编修、检讨,统称翰林
讲欢 [ jiǎng huān ]
犹修好。懽,同“ 欢 ”。 宋 胡宿 《班荆馆赐北使到阙酒果口宣》:“卿等奉聘讲懽,祝延修庆,载驰使隰,近次都门。”
讲懽 [ jiǎng huān ]
犹修好。懽,同“欢”。宋 胡宿《班荆馆赐北使到阙酒果口宣》:“卿等奉聘讲懽,祝延修庆,载驰使隰,近次都门。”
讲清 [ jiǎng qīng ]
说清[意义]向他的修道士…讲清(旧约圣经的)雅歌的…宗教意义
学庭 [ xué tíng ]
泛指学校。《晋书·虞溥传》:“文学诸生皆冠带之流,年盛志美,始涉学庭,讲修典训。”
修书使 [ xiū shū shǐ ]
旧时书院教职之称。清、梁章钜《称谓录·书院掌教·修书使》:「《合璧事类》:『唐、张说,洛阳人。上置洛阳书院,聚文学之…
阿毗地狱 [ ā pí dì yù ]
即阿鼻地狱。《敦煌变文集·妙法莲花经讲经文》:“生前不曾修福,死堕阿毗地狱。”参见“ 阿鼻地狱 ”。
讲祀 [ jiǎng sì ]
修举祀典。 宋 胡宿 《钱晦向传范并可东上閤门使加上骑都尉制》:“逮九房之讲祀,因千乘以阐仪。”
讲聚 [ jiǎng jù ]
讲求集聚。《国语·周语中》:“归乃讲聚 三代 之典礼,於是乎修执秩以为 晋 法。” 唐 权德舆 《唐故朝散大夫守司农…
慎獨 [ shèn dú ]
儒家的一个重要概念。慎独讲究个人道德水平的修养。看重个人品行的操守。是个人风范的最高境界。
东林书院 [ dōng lín shū yuàn ]
故址在今江苏省无锡市。原为宋杨时讲学之所,元废为僧舍。明万历间,顾宪成等倡议重修,并与高攀龙等讲学于此,评议朝政。后…
【词语拼音】jiǎng xiū
【词语解释】亦作“ 讲脩 ”。 1.犹讲习。《三国志·吴志·孙和传》:“常言当世士人,宜讲脩术学,校习射御,以周世务。”(2).谋议修治。 宋 张载 《始定时荐告庙文》:“然而四时正祀,尚未讲修。” 宋 汪应辰 《答程运干启》:“讲修先世之好,曲示过情之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