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济 [ gōng jì ]
供应接济。《三国志·吴志·华覈传》:“州县见米,当待有事,冗食之众,仰官供济。” 郭孝成 《河南革命惨史》:“如 陕…
赒养 [ zhōu yǎng ]
周济供养。
养恤 [ yǎng xù ]
供养,接济。
供济堂乡 [ gōng jì táng xiāng ]
杀富济贫 [ shā fù jì pín ]
杀掉那些为富不仁的人,向穷人提供救济和帮助。
漕运 [ cáo yùn ]
指历代王朝利用水道运输粮食,供应京城或接济军需。
技术作物 [ jì shù zuò wù ]
即经济作物。供工业原料用的农作物,如棉花、烟草、甘蔗等。
给济 [ gěi jì ]
供给接济。《三国志·吴志·全琮传》:“是以中州士人避乱而南,依 琮 居者以百数, 琮 倾家给济,与共有无,遂显名远近…
供给弹性 [ gòng gěi dàn xìng ]
(elasticityofsupply)经济名词。供给弹性乃指价格变动之后,其在供给方面所引起之变化程度。供给弹性之…
供给曲线 [ gòng gěi qǔ xiàn ]
经济名词。用以表示某一商品之价格与在该价格之供给额之关系者。
周养 [ zhōu yǎng ]
周济供养。 明 高启 《南宫生传》:“家素厚藏,生用周养宾客及与少年饮博遨戏,尽丧其貲。”
经济特区 [ jīng jì tè qū ]
一个国家或地区划出的实行特殊经济政策和经济体制的地区。通过实行优惠税率、提供良好的投资环境等,吸引外资,引进先进技术…
接应 [ jiē yìng ]
(一)、配合自己一方的人行动:你们先冲上去,二排随后接应。(二)、接济;供应:粮草接应不上。
社会救助 [ shè huì jiù zhù ]
社会行政机构或私立社会福利机构,对贫苦、失依、不幸或遭遇其他困难、无力自助之个人或家庭,所提供的经济援助或其他服务。…
进步夥伴展 [ jìn bù huǒ bàn zhǎn ]
由经济部国贸局举办的国际性展览。主要参加者为对我友好有经贸关系的开发中国家。借此展览,介绍这些国家的产品成就供国人认…
养济 [ yǎng jì ]
供养周济。《三国志·吴志·骆统传》“父 俊 ”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吴 谢承 《后汉书》:“养济百姓,灾害不生,岁获…
薄养厚葬 [ bó yǎng hòu zàng ]
指子女在父母生前不尽心供养,父母死后却大办丧事,借以炫耀自己的经济实力与孝心。
配给制度 [ pèi jǐ zhì dù ]
按照需要、规定量来分配供应物资的制度。如:「在战时,配给制度是一项重要的经济管制措施。」
经济总量 [ jīng jì zǒng liáng ]
反映国民经济总体状况的数量指标。如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工农业总产值、社会总供给、社会总需求、货币供应量等。是…
失业保险 [ shī yè bǎo xiǎn ]
社会保险的一种。国家和社会在劳动者失业后发生经济困难时提供失业保险金等物质帮助。
市场调节 [ shì chǎng tiáo jié ]
以供求、价格、竞争和利益分配等为手段,通过市场对资源进行配置、调整。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假日经济 [ jià rì jīng jì ]
利用节假日集中消费从而带动餐饮、旅游、商品供求等发展的一种综合性、系统性的经济模式。
会计 [ huì jì ]
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对企业、事业、机关、团体及其他经济组织的经济活动进行记录、计算、控制、分析、报告,以提供财务和…
创收 [ chuàng shōu ]
学校、科研机关等事业单位以各种方式(如代培、办讲座、技术咨询等)向社会提供有偿服务来创造经济收入。
中间产品 [ zhōng jiān chǎn pǐn ]
“最终产品”的对称。在形成最终可供消费和使用的产品过程中,不断投入和消耗的产品。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国民经济某部门为…
【词语拼音】gōng jì
【词语解释】供应接济。《三国志·吴志·华覈传》:“州县见米,当待有事,冗食之众,仰官供济。” 郭孝成 《河南革命惨史》:“如 陕西 民兵,由 潼关 抵 陕州 ,所经道路,民间欢迎供济,且在山上推挽巨石以助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