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辙雨 [ gé zhé yǔ ]
夏季降雨,有时一辙之隔,晴雨各异,谓之隔辙雨,也称分龙雨。 宋 侯延庆 《退斋雅闻录·时令谚语》:“ 河 朔人谓清明…
隔辙 [ gé zhé ]
见“隔辙雨”。
分龙雨 [ fēn lóng yǔ ]
即隔辙雨。夏季所降对流雨,有时一辙之隔,晴雨各异。古人以为由于龙分管不同区域的降雨使然,故谓之“分龙雨”。此种情况始…
泼火雨 [ pō huǒ yǔ ]
旧俗寒食节禁火,其时所下的雨叫“泼火雨”,也叫“清明雨”。 唐 唐彦谦 《上巳》诗:“微微泼火雨,草草踏青人。” 宋…
睡雨 [ shuì yǔ ]
宿雨;隔夜雨。 唐 杜牧 《许七侍御弃官东归题诗寄赠十韵》:“睡雨高梧密,棊灯小阁虚。”
涸鱼 [ hé yú ]
“涸辙鱼”的略语。 三国 魏 曹植 《文帝诔》:“ 权 ( 孙权 )若涸鱼,乾腊矫鳞。” 唐 李绅 《趋翰苑遭诬构四…
昽昽 [ lóng lóng ]
微明貌。 南朝 梁 刘孝威 《鄀县遇见人织率尔寄妇》诗:“曨曨隔浅纱,的的见妆华。” 唐 张祜 《车遥遥》诗:“东方…
泻盆 [ xiè pén ]
大雨倾盆。 宋 苏轼 《自磻溪将往阳平息于麻田青翠寺之下院翠麓亭》诗:“安得云如盖,能令雨泻盆。” 宋 苏辙 《次韵…
轼辙 [ shì zhé ]
宋 代文学家 苏轼 和 苏辙 的并称。宋 陈鹄《耆旧续闻》卷二:“后又言昔 仁宗 策贤良归,喜甚,曰‘吾今日又为子孙…
竹迷 [ zhú mí ]
即竹醉日。 宋 苏辙 《次韵刘贡父西掖种竹》:“竹迷谁定知迷否,趂取滂沲好雨初。”参见“ 竹醉日 ”。
雨踪云迹 [ yǔ zōng yún jì ]
雨踪云迹(雨蹤雲蹟) 比喻男女情好的往事。 宋 曾觌 《清商怨》词:“清宵寂,香闺隔。好梦难寻,雨踪云蹟。忆忆忆。”…
夜雨对床 [ yè yǔ duì chuáng ]
夜雨对床(夜雨對牀) 喻关系亲密。本用于朋友会唔,后转用于弟兄及亲属聚首。 唐 郑谷 《思图昉上人》诗:“每思闻净话…
涵濡 [ hán rú ]
滋润;沉浸。唐 元结《大唐中兴颂》:“蠲除祅灾,瑞庆大来,凶徒逆儔,涵濡天休。”宋 苏辙《墨竹赋》:“今夫受命於天,…
对牀夜雨 [ duì chuáng yè yǔ ]
风雨之夜,两人对床而眠。喻亲友相聚的欢悦。唐白居易《雨中招张司业宿》诗:“能来同宿否,听雨对牀眠。”宋苏轼《送刘寺丞…
弃遗 [ qì yí ]
遗弃,抛弃。唐 玄奘《大唐西域记·僧伽罗国》:“山川道阻,冻馁艰辛,一言忤意,遂见弃遗。”宋 苏辙《齐州祈雨雪祝文》…
夜雨对牀 [ yè yǔ duì chuáng ]
喻关系亲密。本用于朋友会唔,后转用于弟兄及亲属聚首。唐郑谷《思图昉上人》诗:“每思闻净话,夜雨对绳牀。”宋苏辙《再祭…
结辙 [ jié zhé ]
(一)、辙迹交错。谓退车回驶。《管子·小匡》:“平原广牧,车不结辙,士不旋踵,鼓之而三军之士视死如归。”《尉缭子·战…
上马桑 [ shàng mǎ sāng ]
载于马身之桑。金、元好问〈秋蚕〉诗:「室人箧中无寸缕,一箔秋蚕课诸女,朝来饲却上马桑,隔蔟仍闻竹闲雨。」
若出一轨 [ ruò chū yī guǐ ]
若出一轨(若出一軌) 同“ 若出一辙 ”。 清 陈田 《<明诗纪事己籤>序》:“ 嘉靖 之季,以诗鸣者有后七子, 李…
风雨对床 [ fēng yǔ duì chuáng ]
风雨对床(風雨對床) 唐 韦应物 《示全真元常》诗:“寧知风雪夜,復此对牀眠。”后因以“风雨对床”指兄弟或亲友久别重…
丰熟 [ fēng shú ]
亦作“丰孰”。犹丰收。《史记·赵世家》:“年穀丰孰,民不疾疫。”汉 刘向《说苑·贵德》:“天立大雨,岁丰熟。”宋 苏…
炫转 [ xuàn zhuǎn ]
(1).光彩转动貌。 唐 元稹 《连昌宫词》:“楼上楼前尽朱翠,炫转荧煌照天地。”(2).惑乱。 宋 苏辙 《陪毛君…
走风走水 [ zǒu fēng zǒu shuǐ ]
泄漏消息。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六:“人心隔肚皮,备不住有那吃里爬外的家伙走风走水,叫韩老六跑了。”
紧密 [ jǐn mì ]
(一)、十分密切,不可分隔:紧密结合。紧密联系。紧密地团结在一起。(二)、多而连续不断:枪声十分紧密。紧密的雨点。
均匀 [ jūn yún ]
分布或分配在各部分的数量相同;时间的间隔相等:今年的雨水很均匀。钟摆发出均匀的声音。把马料拌得均均匀匀的。
【词语拼音】gé zhé yǔ
【词语解释】夏季降雨,有时一辙之隔,晴雨各异,谓之隔辙雨,也称分龙雨。 宋 侯延庆 《退斋雅闻录·时令谚语》:“ 河 朔人谓清明雨为泼火雨,立夏为隔辙雨。” 宋 李石 《续博物志》卷一:“俗以五月雨为分龙雨,一曰隔辙雨。”亦省作“ 隔辙 ”。《埤雅·释天》:“今俗五月谓之分龙雨,曰隔辙,言夏雨多暴至,龙各有分域,雨暘往往隔一辙而异也。” 宋 欧阳修 《喜雨》诗:“大雨虽霶霈,隔辙分晴阴。” 明 袁宏道 《显灵宫夜归》诗:“果然隔辙分晴阴,雨师似亦相回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