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清查询| nqcx.com 首页|简繁体转换器|在线组词|新华字典|汉语词典
弄清查询 > 词语大全 > 地震考古相关的词语大全

“地震考古” 相关的词语大全

地震考古 [ dì zhèn kǎo gǔ ]
地震考古(seismological archaeology)是指利用考古手段和考古资料研究历史上地震现象,以探寻古…

震古铄今 [ zhèn gǔ shuò jīn ]
震古铄今(震古鑠今) 震动古人,显耀当世。形容事业或功绩伟大。 清 谭嗣同 《仁学》四六:“ 美 释黑奴而封之……称…

青海玉树地震 [ qīng hǎi yù shù dì zhèn ]
2010年4月14日7时49分,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发生7.1级地震,此后余震不断,地震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房屋…

焦作地震 [ jiāo zuò dì zhèn ]
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昨日河南省焦作市孟州市、沁阳市交界发生了3.1级地震,震源深度5公里。 发震时刻: 2011年1…

试馆 [ shì guǎn ]
古代科举考试时各地应试的人居住的场所。 震钧 《天咫偶闻》卷二:“ 于忠肃祠 ,在 裱背胡同 。芜废已久,近始重修,…

里氏震级 [ lǐ shì zhèn jí ]
概念简介 里氏震级(Richter magnitude scale)是由两位来自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地震学家里克特(C…

海底地震站 [ hǎi dǐ dì zhèn zhàn ]
海底地震站,是台湾拟建在宜兰头城外海45公里处海底2000米到3000米处的地震观测站,将由NEC协助细部设计、钢缆…

抚松地震 [ fǔ sōng dì zhèn ]
北京时间12月26日21时34分,吉林省白山市抚松县发生里氏3.1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发震时刻:2011年12…

瞻地者 [ zhān dì zhě ]
考察地下古器物的人。指考古工作者。 章炳麟 《訄书·原变》:“石也,铜也,铁也,则瞻地者以刀辨古今之期者也。”

东震 [ dōng zhèn ]
指 中国 。震, 震旦 。 印度 古时称 中国 为 震旦 。 中国 在东方,故称。 郑振铎 《中国俗文学史》第十一章…

活断层 [ huó duàn céng ]
活断层,是指现今在持续活动的断层,或在人类历史时期或近期地质时期曾经活动过,极有可能在不远的将来重新活动的断层。详细…

地震博物馆 [ dì zhèn bó wù guǎn ]
地震博物馆,地震文化名词,顾名思义,就是以地震文物、地震景观、相关图片等多维资料所架构的纪念地震灾害、保存人类对震精…

天眚 [ tiān shěng ]
天灾。古代天人相应之说,以地震、风雷、星变、日食等,皆为上天垂戒,视为灾异。

海原地震 [ hǎi yuán dì zhèn ]
海原地震 - 简介 宁夏海原8.5级地震 1920年12月16日 ,中国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海原县一带发生的一次大地震…

奋豫 [ fèn yù ]
(一)、《易·豫》:“象曰:雷出地奋,豫。先王以作乐崇德,殷荐之上帝,以配祖考。”后因称制作歌颂本朝功德的音乐为“奋…

旁要 [ páng yào ]
古代算学名词。九数之一,即勾股。《周礼·地官·保氏》“六曰九数” 汉 郑玄 注:“九数:方田,粟米,差分,少广,商功…

江永 [ jiāng yǒng ]
人名。(公元1681~1762)字慎修,清安徽婺源人。博通古今,致力于十三经注疏,于三礼之功尤深。长于比勘,步算与声…

地变 [ dì biàn ]
地体变动。多指地震、山崩。古人以之为天示凶兆。汉 申培《诗说·小正传》:“幽王 之时,天变见于上,地变动于下。”《魏…

水下考古 [ shuǐ xià kǎo gǔ ]
水下考古学是考古学的一门分支学科,是陆地田野考古向水域的延伸。它以人类水下文化遗产为研究对象,对淹没于江河湖海下面的…

海地大地震 [ hǎi dì dà dì zhèn ]
海地大地震:加勒比海岛国海地当时时间2010年1月12日下午4点53分,北京时间13日上午5点53分,发生里氏7.0…

塌陷地震 [ tā xiàn dì zhèn ]
塌陷地震:地震种类的一种。因岩层崩塌陷落而形成的地震称塌陷地震。主要发生在石灰岩等易溶岩分布的地区。这是因为易溶岩长…

考据学 [ kǎo jù xué ]
运用考据方法,对古籍语义和历代名物典章制度进行研究、考核、辨证,以期确凿有据的一种学问。 明 清 之际学者 顾炎武 …

如丧考妣 [ rú sàng kǎo bǐ ]
好像死了父母一样地着急和伤心(现多含贬义)。《尚书·舜典》:“百姓如丧考妣。” 考妣(bǐ):死去的父母,古时也称在…

致密城 [ zhì mì chéng ]
致密城又名“殷密城”,是中国最早、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上古城池之一,约有五千年的历史,北宋晚期毁陷于地震和黄滥。

计考 [ jì kǎo ]
指古代州郡官员每年考察地方贤才,随上计吏贡举太常。《三国志·魏志·文帝纪》:“今之计考,古之贡士也。十室之邑,必有忠…

地震考古词语解释详细解释>

【词语拼音】dì zhèn kǎo gǔ

【词语解释】 地震考古(seismological archaeology)是指利用考古手段和考古资料研究历史上地震现象,以探寻古代地震规律的学科。是考古学与地震学相结合的新兴边缘学科。详细解释 具体方法 地震考古具体运用考古学方法,通过古建筑及其附属物如碑刻、题记以及古城址、古遗址等,结合文献记载研究历史上地震问题。经受过地震的古代建筑物,可以说是历史地震的实物见证。通过对古代建筑物进行分析研究、对比,可以为我们研究历史地震的发震时间、余震、震中位置、影响范围、地震烈度以及烈度递降和异常等重要问题提供比较准确的资料。通过对经过地震遭到破坏或毁坏的建筑物的基址、规模、结构、抗震性能等方面的研究,可以推断相应的地震烈度和地层断面的走向情况。 现实意义 地震考古,其研究工作结合文献记载进行。中国有丰富的历史文献,众多的古代石刻碑记和一批历经地震劫难而又保留至今的古代建筑,为推断历史上地震的时间、震中地点、破坏程度和震前预兆等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地震考古的研究成果 ,可为现代预测、预防地震灾害服务。 地震的考古学考察,丰富了地震科学的宏观研究,对防震抗震有相当大的参考价值。2000年在青海省民和县发掘的喇家史前灾难遗址,保留了地震、黄河大洪水以及山洪袭击的多重灾难遗迹,在一些房址和人们活动的广场和壕沟内发现了地震裂缝,这些是遗址曾发生过两次地震灾害的证据,对于古环境研究以及多科学的综合研究,具有重要科学价值。 我国地震考古的发展情况 一百年前(1906年),美国洛杉矶发生了强烈大地震,碰巧当时有电影胶片记录了地震发生的过程,这启迪人们可以通过胶片记录的大量科学图像和数据来反复观察和研究地震现象。而后,随着“弹性反弹理论”的提出,现代地震学应运而生,研究过往地震在人们认识地震和地震预报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环节。 20世纪80年代初,古地震研究成了地震学的一个新分支,它一般是由地震学家在已发现的重要断层或断裂带上,开展的深入地下观测,目的是发现其中保存的过去一次或多次地震的地质现象。 而考古学是研究过去人类社会遗留下来的遗存物,并通过这些物化的人类活动证据,观察、研究和复原古代人类文化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通过考古发掘,我们可以发现各种各样不同类型的古代遗存现象,涉及人与自然的各个方面,其中,人与自然的关系,是考古发现和考古学研究中一个尤为突出的特点。 因时而兴

汉语词典为您提供地震考古相关的词,地震考古相近的词语大全,地震考古相关的词语大全,地震考古相关的词语,地震考古类似的词语有哪些,地震考古相关的词语有哪些,地震考古类似的词语,哪些词语与地震考古相关,形容地震考古的词语,描述地震考古的词语大全,地震考古相近的词语,关于地震考古的词语有哪些,哪些词语与地震考古相近,与地震考古相近的词语有哪些,与地震考古相近的词语,地震考古相近的词语是什么等地震考古相关的词语在线查询。

热门查询 弄清查询为您提供汉语词典,新华词典,现代汉语词典,汉语词典在线查询查询

友情链接:姓名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