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兵 [ tū bīng ]
骤然进攻的军队。《六韬·突战》:“ 武王 问 太公 曰:‘敌人深入长驱,侵掠我地,驱我牛马,其三军大至,薄我城下。吾…
冲锋 [ chōng fēng ]
突入敌阵,以短兵冲杀
机械化步兵 [ jī xiè huà bù bīng ]
装备装甲输送车、步兵战车,乘车实施机动作战的步兵。火力、机动力、突击力、防护力强。是陆军中重要的突击力量。有的国家称…
暴击 [ bào jī ]
犹突击。《六韬·突战》:“其三军大至,薄我城下……如此者谓之突兵,其牛马必不得食,士卒絶粮,暴击而前。”
突破 [ tū pò ]
(一)、集中兵力向一点进攻或反攻,打开缺口:突破封锁。突破防线。突破敌人阵地。(二)、打破(困难、限制等):突破难关…
发伏 [ fā fú ]
(一)、揭露隐蔽的坏人坏事。(二)、突出伏兵。
楔形攻势 [ xiē xíng gōng shì ]
军事术语。是向敌方实行中央突破时所采取的攻击形式。即以强大的兵力兵器构成楔子般的队形,向敌方薄弱之处突击,穿破敌人阵…
收兵 [ shōu bīng ]
从战场或冲突地方撤回军队,结束战斗不获全胜,决不收兵借指结束工作草率收兵
装甲兵 [ zhuāng jiǎ bīng ]
也叫坦克兵。以坦克为基本装备,主要执行地面突击任务的陆军兵种。具有较强的火力、快速的机动力和较好的装甲防护力,是陆军…
来突 [ lái tū ]
谓突然而来。语本《易·离》:“突如其来如。”五代 王定保《唐摭言·酒失》:“及杏园开宴时,河中 蒋相 以故相守兵部尚…
突击 [ tū jī ]
集中兵力、火力猛烈而迅速地攻击武装起来,准备突击突然有力地打击或攻击比喻集中力量、加快速度、在短时期内完成某项工作 …
出其不意 [ chū qí bù yì ]
《孙子兵法·计》:“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指出乎对方意料之外,突然行动。
排矟 [ pái shuò ]
一手持盾一手持矛的兵士。《资治通鉴·唐高祖武德三年》:“屈突通 引大兵继至……斩首千餘级,获排矟兵六千。”胡三省 注…
单兵突击车 [ dān bīng tū jī chē ]
单兵突击车是一种电力代步车,即Segway双轮电动车,也称为“赛格威”车(港译“…
李家 [ lǐ jiā ]
特指 唐 皇室。《旧唐书·突厥传上》:“我 突厥 积代以来,降附 李 家,今闻 李 家天子种末总尽,唯有两儿在,我今…
钩镰枪 [ gōu lián qiāng ]
亦作“鉤镰鎗”。古代的一种兵器。枪头装置钩镰刀,用以抵御马队的冲突。
遽退 [ jù tuì ]
突然快速的往后撤退。如:「连长一声令下,连上所有士兵马上向河边遽退。」
碉堡 [ diāo bǎo ]
供观察、射击、驻兵用的突出于地面的多层工事。多为砖石或混凝土结构。
专兵 [ zhuān bīng ]
把持兵权。 明 唐顺之 《覆勘蓟镇边务首疏》:“臣尝读《史》《汉》, 光武 以 渔阳 突骑定天下,以至於 唐 藩镇专…
空军 [ kōng jūn ]
以航空兵为主体,主要在空中作战的军种。具有空中突击能力、远程作战能力和高速机动能力,是进行空中斗争和从空中对敌地面目…
急军行 [ jí jūn xíng ]
古代一种行军战略,要求士兵倍道而行,发起突袭性的攻击或者迅速赶回救援。
合兵 [ hé bīng ]
几支军队联合在一起。康有为《大同书》乙部第二章:“昔者 俄 之攻 突厥 也,始则 英 法 二国合纵拒之,后则 英、法…
烽区 [ fēng qū ]
设置烽堠警戒的地带。《新唐书·王晙传》:“﹝ 突厥 ﹞比者不受要约,兵已屡动,擅作烽区,闭障行李。”
撤退 [ chè tuì ]
从战场或冲突地方撤回,从阵地或占领区退出我们要么在那里保持大批兵力,要么就全部撤退
庐伍 [ lú wǔ ]
按军队建制编列的居民。《旧唐书·突厥传上》:“宜因古法,募人徙边,选其胜兵,免其行役,次庐伍,明教令。”
【词语拼音】tū bīng
【词语解释】骤然进攻的军队。《六韬·突战》:“ 武王 问 太公 曰:‘敌人深入长驱,侵掠我地,驱我牛马,其三军大至,薄我城下。吾士卒大恐,人民係累为敌所虏……’ 太公 曰:‘如此者,谓之突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