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旦 [ qī dàn ]
西域 龟兹 (今 新疆 库车 )人 苏祗婆 善弹琵琶,于 北周 武帝 时随 突厥 皇后入朝,传述 龟兹 乐律理论。详…
鸡旦 [ jī dàn ]
指天明之前。《孽海花》第二七回:“天帷昵就,搅留仙似龙拏;鈿盒承恩,寓脱簪於鸡旦。”参见“ 鸡鸣戒旦 ”。
三大节 [ sān dà jié ]
三个主要节日。(1)宋 指冬至、元旦、寒食。宋 金盈之《醉翁谈录·京城风俗记·十一月》:“都城以寒食、冬至、元旦为三…
浃旦 [ jiā dàn ]
一昼夜。《魏书·术艺传·张渊》:“望舒纵轡以骋度,灵轮浹旦而过周。”注:“望舒,月也。月,日行十三度十九分度之七,周…
枕戈达旦 [ zhěn gē dá dàn ]
枕戈达旦(枕戈達旦) 见“ 枕戈待旦 ”。
烦慝 [ fán tè ]
犹愁苦。《新五代史·杂传十七·崔棁》:“明年正旦,復奏于廷,而登歌发声悲离烦慝,如《薤露》、《虞殯》之音。”
風月旦 [ fēng yuè dàn ]
传统戏剧行当名。即贴旦。清 李斗《扬州画舫录·新城北录下》:“贴旦谓之风月旦,又名作旦,兼跳打,谓之武小旦。”参见“…
讪讟 [ shàn dú ]
讪毁诽谤。《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大中祥符七年》:“ 旦 曰:‘ 亿 谐謔过当,则恐有之,訕讟之事,保其必无也。’”
乐旦 [ lè dàn ]
也就叫六旦:通常比五旦的年龄稍小些,身份略低些,又称活泼旦;或者因为原称快乐旦或乐旦,转音而称为六旦。
信誓旦旦 [ xìn shì dàn dàn ]
誓言诚挚可信。《诗经·卫风·氓》:“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旦旦:诚恳的样子。
连宵达旦 [ lián xiāo dá dàn ]
连宵达旦(連宵達旦) 犹言通宵达旦。《醒世恒言·卖油郎独占花魁》:“那些王孙公子来一遍,动不动有几个帮閒,连宵达旦,…
猇声狺语 [ xiāo shēng yín yǔ ]
形容恶言叫骂。《红楼梦》第八七回:“妹生辰不偶,家运多艰,姊妹伶仃,萱亲衰迈。兼之猇声狺语,旦暮无休。”
凝精 [ níng jīng ]
谓凝合精华。道家特指凝聚真神。 唐 孟郊 《寒溪》诗:“凝精互相洗,漪涟竞将新。”《云笈七籤》卷一○四:“五德合庆,…
菜马 [ cài mǎ ]
供食用的马。《水浒传.第五七回》:「三千连环甲马,有停半被钩鎌枪拨倒,蹄子动旦,剥去皮甲,把来做菜马食。」
屡战屡胜 [ lǚ zhàn lǚ shèng ]
每一次战争或竞争都获得胜利。《三国演义.第七回》:「吾屡战屡胜,取襄阳只在旦夕;岂可因风折旗竿,遽尔罢兵!」
鶡旦 [ hé dàn ]
一种夜鸣求旦的鸟。《礼记.月令》:「冰益壮地始坼,鶡旦不鸣虎始交。」汉.郑玄.注:「鶡旦,求旦之鸟也。」宋.张舜民〈…
刺杀旦 [ cì shā dàn ]
(1).昆剧旦行的一支。亦称“ 刺旦 ”。也叫“杀旦”、“四旦”。此等角色须有一些特技表演。(2).京剧花旦的一支。…
外约旦 [ wài yuē dàn ]
外约旦(英语:Transjordan)是指今日约旦河西岸的约旦地区的合称。外约旦原来单指“约旦河东岸”,但是有还“约…
旦角儿 [ dàn jué ér ]
旦角,有时特指青衣、花旦。
新年 [ xīn nián ]
元旦和元旦以后的几天。
旦角 [ dàn jué ]
旦2,有时特指青衣、花旦。
求旦 [ qiú dàn ]
谓报晓。《礼记·月令》“﹝仲冬之月﹞鶡旦不鸣” 汉 郑玄 注:“鶡旦,求旦之鸟也。”
孔姬 [ kǒng jī ]
孔子 和 姬旦(周公旦)的并称。
旦过僧 [ dàn guò sēng ]
佛教徒称宿于旦过寮的行脚僧为“旦过僧”。因其夕来宿,过旦去,故称。
两旦 [ liǎng dàn ]
“旦復旦兮”的简言。谓既夜而复明。语出古歌《卿云歌》:“日月光华,旦復旦兮。”南朝 宋 谢惠连《秋怀》诗:“頽魄不再…
【词语拼音】qī dàn
【词语解释】西域 龟兹 (今 新疆 库车 )人 苏祗婆 善弹琵琶,于 北周 武帝 时随 突厥 皇后入朝,传述 龟兹 乐律理论。详《隋书·音乐志中》。《辽史·音乐志》:“ 隋高祖 詔求知音者, 郑译 得 西域 苏祗婆 七旦之声,求合七音八十四调之説,由是雅俗之乐,皆此声矣。”《辽史·音乐志》:“雅乐有七音,大乐亦有七声,谓之七旦。”参阅 清 凌廷堪 《燕乐考原》、 向达 《龟兹苏祗婆琵琶七调考原》、 林谦三 《隋唐燕乐调研究》、 潘怀素 《从古今字谱论龟兹乐影响下的民族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