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牛 [ mù niú ]
(1).古代一种运载工具。即独轮车。《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亮 復出 祁山 ,以木牛运。”《旧五代史·梁书·…
木牛流马 [ mù niú liú mǎ ]
三国时诸葛亮制作的运输工具。相传木牛流马就是一种人力独轮车。一说流马是改良的木牛,即人力四轮车。
木流牛马 [ mù liú niú mǎ ]
木牛流马,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发明的运输工具,分为木牛与流马。
土牛木马 [ tǔ niú mù mǎ ]
泥塑的牛,木做的马。比喻没有实用的东西。
牛山木 [ niú shān mù ]
喻指横遭摧残的盛美之物。语本《孟子·告子上》:“ 孟子 曰: 牛山 之木尝美矣,以其郊於大国也,斧斤伐之,可以为美乎…
沤榔 [ ōu láng ]
用牛榔木沤制成的饼。
负轭 [ fù è ]
(一)、指驾车。轭,架在牛马颈上的横木。(二)、借指牵牛星。
香铃散 [ xiāng líng sàn ]
组成:黑牵牛、木香、马兜铃各等分。
嫩草 [ nèn cǎo ]
乔木和灌木的幼苗、嫩枝和叶,常用作牛和别的动物的饲料。
牛弯 [ niú wān ]
牛拉东西时搭在颈上的人字形弯木。
牛犁 [ niú lí ]
牛耕地时所用的器具。宋.苏轼〈秧马歌〉:「笑我一生蹋牛犁,不知自有木駃騠。」
两节棍 [ liǎng jié gùn ]
用生牛皮或尼龙绳连接的两节硬木棍。
牛筋 [ niú jīn ]
(一)、元 曲中称农村有财势或好事的少年子弟。元 石德玉《秋胡戏妻》第一折:“王留他情性狠,伴哥他实是村,这牛表共牛…
留牛 [ liú niú ]
兽名。即牦牛。《山海经·南山经》:“又东三百里 柢山 ,多水,无草木。有鱼焉……其音如留牛。” 郭璞 注:“《庄子》…
乳木 [ rǔ mù ]
?用于护摩之薪木。因用有乳汁之木,故名。《大日经疏·卷八》:「护摩薪,当用乳木,谓桑谷之类,或用牛膝茎。」
柏术丸 [ bǎi shù wán ]
组成黄柏4两,川牛膝3两,苍术(制)4两,木瓜2两。
牛樟芝 [ niú zhāng zhī ]
拼音: niú zhāng zhī 解释:牛樟芝又名牛樟菇,属于非褶菌目、多孔科、多年生蕈菌类,学名为…
氐土貉 [ dī tǔ mò ]
神话传说中二十八宿神之一。《西游记》第六五回:“ 角木蛟 急唤:‘兄弟们!怪物来了!’ 亢金龙 、 女土蝠 、 房日…
樟木散 [ zhāng mù sàn ]
一种上为细散,入牛黄、麝香令匀的别名三木节散的药品。
吴牛 [ wú niú ]
吴 地的水牛。唐 刘商《秋夜听严绅巴童唱竹枝歌》诗:“身骑 吴 牛不畏虎,手提蓑笠欺风雨。”宋 陆游《秋怀》诗:“典…
牛头 [ niú tóu ]
(1).牛的头。《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木牛流马,皆出其意” 裴松之 注引《诸葛亮集》:“曲者为牛头,双者为牛脚…
筏子 [ fá zǐ ]
水上交通工具。用竹或木编排而成,或用牛羊皮等制囊而成
堂鼓 [ táng gǔ ]
也叫同鼓。击奏膜鸣乐器。鼓身木制,两面蒙牛皮,用木槌敲击。常用于民间吹打乐、戏曲音乐和歌舞伴奏。
虎兕出柙 [ hǔ sì chū xiá ]
兕:犀牛一类的野兽。柙:关兽的木笼。虎、兕从木笼中逃出。比喻恶人逃脱或作事不尽责,主管者应负责任。
牛渚犀 [ niú zhǔ xī ]
比喻用以揭露黑暗或怪异之物。 清 郑鉽 《夜光木歌》:“尔胡不学 牛渚 犀,驱逐鬼怪清鲸鯢。” 清 黄景仁 《登泗上…
【词语拼音】mù niú
【词语解释】(1).古代一种运载工具。即独轮车。《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亮 復出 祁山 ,以木牛运。”《旧五代史·梁书·末帝纪下》:“木牛暂息,则师人有乏爨之忧;流马尽行,则丁壮有无聊之苦。” 清 宋聚业 《题南阳旅壁》诗:“时来一夕收铜马,事去经年运木牛。”(2).一种耕具。 清 李调元 《南越笔记·木牛》:“木牛者,代耕之器也。以两人字架施之,架各安轆轤一具,轆轤中繫以长绳六丈,以一铁环安绳中,以贯犂之曳鉤,用时,一人扶犂,二人对坐架上,此转则犂来,彼转则犂去,一手而有两牛之力,耕具之最善者也。” 郑观应 《盛世危言·技艺》:“ 江慎修 先生制木牛耕田,以木驴代步。”(3).一种攻城器械。 清 戴名世 《孑遗录》:“贼奋力攻城,以巨絙联木板,藏其下,负以趋,名曰木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