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趾 [ xíng zhǐ ]
(一)、犹行迹。足迹。(二)、指行动的踪迹。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唐才常汉口起义清方档案》:“谨探访富有票首…
利趾者 [ lì zhǐ zhě ]
谓健行者。《吕氏春秋·仲秋纪·简选》:「多力者五百人,利趾者三千人。」注:「趾,足也。」
钩爪 [ gōu zhǎo ]
大多数哺乳类、爬行类的四肢指(趾)端,鸟类的后肢等趾端所生的尖形钩曲的爪。有攻击、防御、保护指(趾)端,攫取食物、抓…
趾踵相错 [ zhǐ zhǒng xiāng cuò ]
趾踵相错(趾踵相錯) 见“ 趾踵相接 ”。
断趾 [ duàn zhǐ ]
斩断足趾。古代的一种肉刑,断左趾者轻,断右趾者重。
刖趾适屦 [ yuè zhǐ shì jù ]
刖趾适屦(刖趾適屨) 同“ 削足适履 ”。比喻不顾实际,勉强迁就,生搬硬套。《三国志·魏志·明帝纪》“丁未,行幸 长…
修趾 [ xiū zhǐ ]
长趾也。与修趾同。
五趾骨 [ wǔ zhǐ gǔ ]
五趾骨为骨名,与跖骨构成跖趾关节,针灸学中经外奇穴八风穴位于趾骨间,可治疗趾痛、足跗肿痛等病症。
鸦头袜 [ yā tou wà ]
指拇趾与其他四趾分开的袜子。
趾骨 [ zhǐ gǔ ]
组成脚趾的小型长骨。相当于手的指骨。在人体,拇趾有两节,其余各趾均为三节。
削趾适屦 [ xuē zhǐ shì jù ]
削趾适屦(削趾適屨) 见“ 削足适履 ”。
履和 [ lǚ hé ]
践行中和之道。 三国 魏 曹植 《冬至献袜履颂》:“玉趾既御,履和蹈贞。”
跟止 [ gēn zhǐ ]
见“跟趾”。
交阯 [ jiāo zhǐ ]
见“交趾”。
圆顶方趾 [ yuán dǐng fāng zhǐ ]
圆顶方趾(圓頂方趾) 同“ 圆首方足 ”。 清 龚自珍 《昇平分类读史雅诗自序》:“彼非圆顶方趾、父母所生之民耶?”
脚指头 [ jiǎo zhǐ tou ]
脚趾。
基墌 [ jī zhǐ ]
基趾。
足节 [ zú jié ]
脚指头。《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足五趾骨》:“趾者,足之指也。各以趾者,所以别于手也,俗名足节。”英文翻译1.{无…
交址 [ jiāo zhǐ ]
见“交趾”。
基阯 [ jī zhǐ ]
见“ 基趾 ”。
山址 [ shān zhǐ ]
见“山趾”。
基跱 [ jī zhì ]
犹基趾。
麟褭 [ lín niǎo ]
见“ 麟趾褭蹏 ”。
步趾 [ bù zhǐ ]
(一)、《左传·昭公七年》:“今君若步玉趾,辱见寡君,宠灵 楚国 ……是寡君既受貺矣,何 蜀 之敢望?”后因谓迈步为…
附错 [ fù cuò ]
连绵交错。 清 恽敬 《舟经丹霞山记》:“行六七十里,忽舟首横土冈数重,冈趾相附错。”
【词语拼音】xíng zhǐ
【词语解释】(一)、犹行迹。足迹。
(二)、指行动的踪迹。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唐才常汉口起义清方档案》:“谨探访富有票首逆沉克诚,去岁潜隐京师南城外,行趾无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