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制 [ yí zhì ]
常制;一定的法制。唐 薛廷珪《授裴迪太仆卿元镐京兆少尹卢玼国子司业等制》:“天子擢侯府之彦,昇诸周行,抡材奬劳,斯谓…
鲁敦周彝 [ lǔ dūn zhōu yí ]
敦和彝均为古代青铜制器。因以“鲁敦周彝”比喻价值珍贵,值得保存传世的文物。
彝器 [ yí qì ]
古代宗庙常用的青铜祭器的总称。如钟、鼎、尊、罍、俎、豆之属。《左传·襄公十九年》:“且夫大伐小,取其所得以作彝器。”…
勤旧 [ qín jiù ]
有功勋的旧臣。《北史·张彝传》:“其年冬,太极 初就,彝 与 郭祚 等俱以勤旧被徵。”明 王鏊《震泽长语·官制》:“…
家支 [ jiā zhī ]
四川 凉山 等地彝族奴隶制度下以父系血缘为纽带的氏族部落组织。解放前有近百个互不隶属、各有固定地域的黑彝家支。民主改…
曲诺 [ qū nuò ]
彝 语。含有“清白人”的意思。亦译作“曲洛”。解放前, 凉山 等地 彝族 奴隶制度下被统治者中的最高等级。人身隶属于…
木制酒具 [ mù zhì jiǔ jù ]
木制酒具在很多少数民族中都颇为流行,藏族、蒙古族、彝族、景颇族、阿昌族都有制作和使用木制酒具的习俗。
巴乌 [ bā wū ]
哈尼族、彝族、苗族的管乐器。用竹子制成,形似笛子,有八个孔,上端有铜制簧片。横吹,振动簧片发音。
鸡彝 [ jī yí ]
亦作“ 鸡夷 ”。刻画有鸡形图饰的酒尊。古代祭器之一。《周礼·春官·司尊彝》:“春祠夏禴,祼用鸡彝、鸟彝,皆有舟。”…
彝剧 [ yí jù ]
彝族戏曲剧种,在彝族歌舞艺术的基础上发展而成。流行于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
尊彝 [ zūn yí ]
尊、彝均为古代酒器,金文中每连用为各类酒器的统称。因祭祀、朝聘、宴享之礼多用之,亦以泛指礼器。《周礼·春官·司尊彝》…
黑彝 [ hēi yí ]
1. 彝语称“诺合”,含有“主体”的意思。主要指解放前 凉山 (原属 西康省 ,今属 四川省 )等地 彝 族奴隶制度…
钟彝 [ zhōng yí ]
(一)、指青铜礼器。(二)、指青铜礼器。彝,彝器。
壼彝 [ kǔn yí ]
妇女的楷模、仪范。唐 韩愈《扶风郡夫人墓志铭》:“夫先其归,其室有丘。公葬有铭,壼彝是收。”宋 曾巩《左仆射门下侍郎…
国彜 [ guó yí ]
见“国彝”。
彝敍 [ yí xù ]
见“ 彝序 ”。
彝语 [ yí yǔ ]
彝语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族文字是一种音节文字,形成于6千多年前,现代彝语有六种方言。
鼎彜 [ dǐng yí ]
见“鼎彝”。
非夷 [ fēi yí ]
见“非彝”。
鸡夷 [ jī yí ]
见“鸡彝”。
秉夷 [ bǐng yí ]
见“秉彝”。
彝叙 [ yí xù ]
见“ 彝序 ”。
彝尊 [ yí zūn ]
见“彝樽”。
彝格 [ yí gé ]
一定的标准。《宋史·选举志四》:“崇寧 元年,詔吏部讲求 元丰 本制,酌以时宜,删成彝格,使才能、阀閲两当其实。”
彝醪 [ yí láo ]
彝器中的酒浆。
【词语拼音】yí zhì
【词语解释】常制;一定的法制。唐 薛廷珪《授裴迪太仆卿元镐京兆少尹卢玼国子司业等制》:“天子擢侯府之彦,昇诸周行,抡材奬劳,斯谓彝制。”宋 岳飞《奏乞寝罢刘康年伪乞恩泽札子》:“国家封爵,自有彝制,岂可躐等超迁,有紊旧章。”《续资治通鉴·宋太宗太平兴国六年》:“国家开创以来,具存彝制,三岁一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