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官 [ shì guān ]
(一)、出任官职。《史记·日者列传》:“初试官时,倍力为巧诈,饰虚功执空文以誷主上,用居上为右;试官不让贤陈功,见伪…
同考试官 [ tóng kǎo shì guān ]
元代称科举考试时协同考试官工作的官员。相当于明清的副主考。《元史·选举志一》:“每处差考试官、同考试官各一员,并於见…
春官试 [ chūn guān shì ]
即礼部试。 五代 王周 《自喻》诗:“乞荐乡老书,幸会春官试。” 清 吴敏树 《亡弟云松事状》:“往时所欲学而为者,…
文官考试 [ wén guān kǎo shì ]
「文官考试」是指运用考试以甄选政府人员的方式。我国隋唐时期所建立的科举取士制度,乃是考试应用在文官甄选上之滥觞。…
正考 [ zhèng kǎo ]
(一)、正式考试。(二)、官名。科举时代掌管考试的主考官。
上马宴 [ shàng mǎ yàn ]
清代行乡试前,府尹飨正、副考官以下及关系考试之官员,并应考者,称上马宴。《清国行政法泛论·顺天府衙门》:「乡试前后,…
试差 [ shì chà ]
古代朝廷特派的乡试试官。
内帘 [ nèi lián ]
科举制度乡试和会试时,为防舞弊,试官在帘内阅卷,阅毕才允许撤帘回家,故称试官为“内帘”。《明史·选举志二》:“在外提…
外帘官 [ wài lián guān ]
指科举乡试、会试时在考场担任提调监试等事务的官员。
详定官 [ xiáng dìng guān ]
殿试时复查并最后评定试卷等第的考官。
监试 [ jiān shì ]
(一)、监督考试。《后汉书·皇后纪上·和熹邓皇后》:“教学经书,躬自监试。”宋 苏轼《答范梦得书》之一:“某旬日来,…
呈试 [ chéng shì ]
(一)、举荐考试。(二)、科举时代为防诈冒,应试者先投奏状,由试官检验核准,称呈试。
外帘 [ wài lián ]
指科举乡试、会试时担任弥封收掌、监试提调等职的试官。清 归庄《<震川先生集>凡例》:“隆庆 元年,浙江 乡试时,府君…
朱衣使者 [ zhū yī shǐ zhě ]
指科举考试官。
院试 [ yuàn shì ]
明清两代在各省由学政主持的科举考试。因学政的官署称提督学院,故名。府试录取后可参加院试,院试录取后称生员,即秀才。是…
官师 [ guān shī ]
(一)、百官;较低级的官吏。(二)、官吏之长。(三)、指考试官。
拍试 [ pāi shì ]
宋 代擢补下级基层武官,先要比试弓马,称“拍试”。 宋 叶适 《庐州钱公墓志铭》:“他日,上遣官拍试,独 楚 应格。…
试衔 [ shì xián ]
古代朝廷授予官吏虚衔,未授正命,谓之“试衔”。《旧五代史·唐书·明宗纪五》:“天下州府,例是摄官,皆结试衔,或因勘穷…
棘户 [ jí hù ]
科举试场。 宋 苏辙 《观试进士呈试官》诗:“松庭散朝日,棘户启秋风。”参见“ 棘闈 ”。
朱衣点头 [ zhū yī diǎn tóu ]
旧称被考试官看中。
官卷 [ guān juàn ]
清 代科举制度,凡高级官员子弟参加乡试,皆另编字号,另入考试,以人数多寡,各分定额取中。因其试卷均编为“官”字号,故…
帘外 [ lián wài ]
科举考试时,负责监试之官员。《宋史·选举志二》:“凡覆试,令宰执出题,不许都司干预,仍日轮臺諫一员,帘外监试。” 清…
试法 [ shì fǎ ]
(一)、试探法律,触犯法律。参见“以身试法”。(二)、考试律令知识。宋 秦观《法律下》:“臣尝思之其所以然者无他,始…
帘内 [ lián nèi ]
科举考试时,负责考校之官员。详“帘外”、“帘官”。
公试 [ gōng shì ]
官方主持的考试。宋 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七:“教官作色曰:‘经义岂当上请?’诸生曰:‘若公试,固不敢。今乃私试,恐无…
【词语拼音】shì guān
【词语解释】(一)、出任官职。《史记·日者列传》:“初试官时,倍力为巧诈,饰虚功执空文以誷主上,用居上为右;试官不让贤陈功,见伪增实,以无为有,以少为多,以求便势尊位。”
(二)、主持考试的官吏。唐 薛用弱《集异记·王维》:“客有出入於公主之门者,为其致公主邑司牒京兆试官,令以 九皋 为解头。”清 赵翼《瓯北诗话·“明妃”诗》:“此则下第举子借以詈试官,非真咏 明妃 也。”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立此存照”(一)》:“某试官见此生误佗为他,辄批其后云:‘汉高 文帝 爸,赵佗 不是他;今年既不中,明年再来吧。’”
(三)、未正式任命的官吏。宋 高承《事物纪原·官爵封建·试官》:“《职林》曰:唐 武后 天授 二年,凡举人无贤不肖,咸加擢拜,大置试官,则官之有试,自 唐 始也。谓之试,取尚书明试以功之意。”《新五代史·杂传十六·李琪》:“琪 所私吏当得试官,琪 改试为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