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皮 [ wū pí ]
(一)、黑色的皮革。(二)、指乌皮几。
乌皮几 [ wū pí jǐ ]
乌羔皮裹饰的小几案。古人坐时用以靠身。
乌几 [ wū jǐ ]
即乌皮几。
蝎乌汤 [ xiē wū tāng ]
名称:蝎乌汤 组成:川乌1两(去皮脐,生用),全蝎10个。
黑老乌 [ hēi lǎo wū ]
乌鸦。《元朝秘史》卷三:“我如个黑老乌般,命分里祗可喫残皮。”
鳑魮 [ páng pí ]
(一)、亦作“鰟皮”。鱼名。即鳑鲏。(二)、乌药的别名。
白首乌—牛皮消 [ bái shǒu wū niú pí xiāo ]
白首乌—牛皮消 Radix Cynanchi Auriculati (英) Auriculate Swa…
护腊草 [ hù là cǎo ]
草名。即乌拉草。产 吉林、黑龙江 一带,用以充垫皮靴中,可御寒。
乌拉草 [ wū lā cǎo ]
亦作“ 乌腊草 ”。草名。产于我国 东北 地区,茎与叶晒干后,衬垫在皮靴或鞋内,可以保暖。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一…
乌铜 [ wū tóng ]
赤铜。宋 陈师道《和谢公定观秘阁文与可枯木》:“朽老莫使年,石心乌铜皮。”
白裌 [ bái jiá ]
即白袷。唐 李颀《送康洽入京进乐府歌》:“白裌春衫仙吏赠,乌皮隐几臺郎与。”
桕脂 [ jiù zhī ]
称桕油。从乌桕籽的中果皮所得的白色脂肪。主要用于制脂肪酸和肥皂等。
乌皮大豆 [ wū pí dà dòu ]
乌皮樱桃 [ wū pí yīng táo ]
草蔻丸 [ cǎo kòu wán ]
名称:草蔻丸 组成:草豆蔻3枚,乌头3枚(盐水浸少时,炒),益智1分,青橘皮(汤浸,焙,去白)1分。
乌纱 [ wū shā ]
(1).指古代官员所戴的乌纱帽。 唐 皮日休 《夏景冲淡偶然作》诗:“祗隈蒲褥岸乌纱,味道澄怀景便斜。” 宋 王禹偁…
乌漆 [ wū qī ]
(1).黑漆(涂饰)。《新唐书·邓景山传》:“ 景山 清约,子弟饌不过草具,用器止乌漆,待上宾惟豚、鱼而已。” 宋 …
滚条 [ gǔn tiáo ]
滚边。 茅盾 《谈鼠》:“他那双八成新的乌亮的皮鞋,一切都很正常,只有鞋口周围一线是白的,乍一看,还以为这又是一种新…
热瓦普 [ rè wǎ pǔ ]
维吾尔、塔吉克、乌孜别克等民族的弦乐器。用木料制成,共鸣箱像半个球形,蒙蟒皮或驴皮等。琴杆细长,顶部弯曲,通常有五根…
乌皮马珂蛤 [ wū pí mǎ kē há ]
乌菱 [ wū líng ]
指老菱。菱角老则壳黑,故名。 宋 苏轼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绝》之三:“乌菱白芡不论钱,乱繫青菰裹緑盘。” 宋…
乌犀 [ wū xī ]
(1).犀牛的一种。皮可为甲,角可为器具、饰物,又可入药。亦指乌犀的角或其制品。 五代 和凝 《小重山》词之二:“乌…
红鞓 [ hóng tīng ]
红色皮带。 宋 金 官员的一种服饰。《宋史·舆服志五》:“奉詔详定车服制度……﹝四品﹞以下升朝官、虽未升朝已赐紫緋、…
乌拉 [ wū lā,wù la ]
[ wū lā ](一)、西藏民主改革前,农奴为官府或农奴主所服的劳役,主要是耕种和运输,还有种种杂役、杂差。(二)…
紫石英圆 [ zǐ shí yīng yuán ]
处方:乌贼鱼骨、山蓣、甘草,各一两半;天门冬、紫石英,各三两;紫葳、辛夷仁、熟乾地黄、卷柏、禹馀粮、肉桂、石斛、川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