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象 [ qǔ xiàng ]
(一)、以某事物作为榜样。(二)、取某事物之征象。
观物取象 [ guān wù qǔ xiàng ]
取象比类 [ qǔ xiàng bǐ lèi ]
取象形器 [ qǔ xiàng xíng qì ]
猎物 [ liè wù ]
猎取到的或作为猎取对象的鸟兽。
立象 [ lì xiàng ]
取法万物形象。
择肉 [ zé ròu ]
谓选取禽兽为射猎的对象。
治历明时 [ zhì lì míng shí ]
治世的大从君子,取象于历法。
龙拿虎掷 [ lóng ná hǔ zhì ]
象龙一样抓取,像虎一样跳跃。
儗象 [ nǐ xiàng ]
拟想的形象,谓以旨意取人。
花元宝脸 [ huā yuán bǎo liǎn ]
脸谱的变形还要“取形”,“取形”就是把现实生活中的某物象的自然形态取来,加以变化,使其图案化、装饰化,具有一定的象征…
取景 [ qǔ jǐng ]
摄影或写生时选取景物做对象。
啄啄 [ zhuó zhuó ]
(一)、禽鸟取食貌。(二)、象声词。叩门声。
假譬 [ jiǎ pì ]
犹借喻。《淮南子·要略》:“假譬取象,异类殊形。”
飞蛾投火 [ fēi é tóu huǒ ]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悦妻如初 [ yuè qī rú chū ]
对待妻子要象最初相爱时那样爱护她、取悦她。
诈取 [ zhà qǔ ]
有意地歪曲真象、欺骗或施加强制性压力以夺取他人的权利或财产诈取财物
翻空出奇 [ fān kōng chū qí ]
形容诗文、字画等一反前人窠臼,以独特的想象取胜。
喜人 [ xǐ rén ]
令人满意的取得喜人的成果令人欢喜的喜人的景象
兵不厌权 [ bīng bù yàn quán ]
作战时尽可能地用假象迷惑敌人以取得胜利。同“兵不厌诈”。
河阳钱 [ hé yáng qián ]
钱币名。《北齐书·王则传》:“ 元象 初,除 洛州 刺史。 则 性贪惏,在州取受非法,旧京取像,毁以铸钱,于时世号‘…
切象 [ qiē xiàng ]
谓取象以作比喻。切,割取。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比兴》:“故金锡以喻明德,珪璋以譬秀民,螟蛉以类教诲,蜩螗以…
该成 [ gāi chéng ]
具成,完成。《汉书·律历志上》:“指顾取象,然后阴阳万物靡不条鬯该成。”
黛耜 [ dài sì ]
青黑色的耒耜。古代青色象征东方和春天,故藉田农器皆取青色。
耽耽虎视 [ dān dān hǔ shì ]
眈眈:注视的样子。象老虎那样凶狠地盯着。形容心怀不善,伺机攫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