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善 [ nà shàn ]
接纳善言。
纳善如流 [ nà shàn rú liú ]
释义 义参「从善如流」。见「从善如流」条。
听纳 [ tīng nà ]
听从采纳;听谏纳善。
虚中乐善 [ xū zhōng lè shàn ]
指虚心采纳善言,乐意做善事。
敷纳 [ fū nà ]
谓臣下陈奏善策,天子择善采纳。
绥纳 [ suí nà ]
安抚接纳。《北史·江文遥传》:“后为 安州 刺史,善於绥纳,甚得物情。”《新唐书·王铎传》:“绥纳流宂,益募军,完器…
诱纳 [ yòu nà ]
招引接纳。《三国志·蜀志·许靖传》:“靖 虽年逾七十,爱乐人物,诱纳后进,清谈不倦。”《南齐书·曹虎传》:“虎 形干…
察纳 [ chá nà ]
◎ 察纳 chánà[examine and accept] 审查采纳陛下亦宜自谋,以咨…
纳牖 [ nà yǒu ]
《易·坎》:“六四,樽酒簋贰,用缶,纳约自牖,终无咎。”程颐 传:“纳约,谓进结於君之道;牖,开通之义。室之暗也,故…
择善而从 [ zé shàn ér cóng ]
《论语·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后来用“择善而从”指采纳正确的意见或选择好的…
纳污藏秽 [ nà wū cáng huì ]
纳污藏秽(納污藏穢) 同“ 纳污含垢 ”。 宋 叶适 《东嘉开河记》:“故大川浅不胜舟,而小者纳污藏秽,流泉不来,感…
咨诹善道 [ zī zōu shàn dào ]
咨诹:咨,亦作“谘”。征求意见。善道:指好的计策或办法。指博采众议,择善而从。三国.蜀.诸葛亮《前出师表》:“陛下亦…
戆激 [ gàng jī ]
迂直激切。明 陈子龙《请纳直言疏》:“夫 彭年 之疏,或不善立词,伤於戇激,则有之。”
川泽纳污 [ chuān zé nà wū ]
以湖泊江河能容纳各种水流的特性。比喻人有涵养,能包容所有的善恶、毁誉。
纳款 [ nà kuǎn ]
归顺;降服。《文选·王融<永明十一年策秀才文>》:“加以纳款通和,布德脩礼。”李善 注:“纳其款关之诚,而通其和好之…
呴嘘 [ hǒu xū ]
谓道家的吐纳之术。《文选·王褒<圣主得贤臣颂>》:“雍容垂拱,永永万年,何必偃仰詘信若 彭祖,呴嘘呼吸如 侨 松,眇…
善谏 [ shàn jiàn ]
(1).良好的规劝。《韩非子·难一》:“非其行则陈其言,善諫不听则远其身者,臣之於君也。”(2).谓善于规劝。《资治…
纳甲 [ nà jiǎ ]
(一)、谓天干分纳于八卦。即乾纳甲壬,坤纳乙癸,震纳庚,巽纳辛,坎纳戊,离纳己,艮纳丙,兑纳丁。相传出于《京氏易传》…
吸纳 [ xī nà ]
(一)、吸入:吸纳新鲜空气。(二)、吸收;接纳:吸纳存款。吸纳下岗职工就业。(三)、接受;采纳:吸纳先进技术。吸纳合…
从善 [ cóng shàn ]
◎ 从善 cóngshàn[perfection] 依从善道慈善是基督教徒积极从善的最重…
私法 [ sī fǎ ]
(1).私家所定的法规。《晋书·祖纳传》:“ 纳 尝问 梅陶 曰:‘君乡里立月旦评,何如?’ 陶 曰:‘善褒恶贬,则…
存纳 [ cún nà ]
容纳,接纳。
收接 [ shōu jiē ]
招纳;接纳。
邹忌 [ zōu jì ]
人名。战国时齐人,生卒年不详。有辩才,善鼓琴。齐威王时封为相,机敏擅言,常以巧喻谏威王而获得接纳,大获宠信,受封为成…
纳纳 [ nà nà ]
(1).沾湿貌。《楚辞·刘向<九叹·逢纷>》:“裳襜襜而含风兮,衣纳纳而掩露。” 王逸 注:“纳纳,濡溼貌也。” 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