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杜 [ yào dù ]
遮拦堵塞。
啼血 [ tí xuè ]
传说杜鹃总要啼到口里出血才止,所以用啼血指杜鹃啼得悲苦。
擒贼擒王 [ qín zéi qín wáng ]
唐杜甫《前出塞》诗:“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比喻先要抓首恶或主要的敌手。
农要 [ nóng yào ]
(1).农业生产的要务。《晋书·杜预传》:“ 预 上疏多陈农要。”(2).农事。《晋书·姚兴载记上》:“然好游田,颇…
一偏之见 [ yī piān zhī jiàn ]
一偏之见(一偏之見) 偏于一面的见解。《宋史·刘述传》:“ 安石 任一偏之见,改立新议,以害天下大公。” 郭沫若 《…
拨杯 [ bō bēi ]
弃杯不饮。 唐 杜甫 《送卢侍御弟护韦尚书灵榇归上都二十四韵》:“空里愁书字,山中疾采薇,拨杯要忽罢,抱被宿何依。”…
无为 [ wú wéi ]
道家思想,指要依天命,顺其自然,没必要有所作为儒家指用德政感化人民,不施行刑罚不要,不用无为在歧路。—&…
鄙佞 [ bǐ nìng ]
浅陋巧诈。 宋 苏辙 《辞起居郎状》:“ 杜紘 虽才性鄙佞,点辱华要,而罪恶未著,臣亦不敢力言。”
夭瘥 [ yāo chài ]
夭折病死。 唐 刘禹锡 《代淮南杜相公论新罗请广利方状》:“搜方伎之秘要,拯生灵之夭瘥。”
杜门屏迹 [ dù mén píng jì ]
杜门屏迹(杜門屏迹) 见“ 杜门晦迹 ”。
杜陵野老 [ dù líng yě lǎo ]
唐杜甫的自称。杜甫祖籍杜陵,他也曾在杜陵附近居住,故常自称杜陵野老、杜陵野客、杜陵布衣。唐杜甫《投简成华两县诸子》诗…
思归乐 [ sī guī lè ]
(1).杜鹃的别名。俗谓杜鹃鸣声近似“不如归去”,故名。 唐 元稹 《思归乐》诗:“山中思归乐,尽作思归鸣。”(2)…
杜主 [ dù zhǔ ]
(一)、周杜伯。因封于杜,故名。(二)、即杜宇。(三)、杜鹃。
杜默为诗 [ dù mò wéi shī ]
杜:杜撰、臆造。杜默:指孤陋寡闻。孤陋寡闻,随意杜撰之诗。
下杜 [ xià dù ]
1.城名。在陕西省长安县南。春秋为杜伯国,秦为杜县地。汉宣帝微时,乐游杜、鄠之间,常在下杜,即此。其地为杜陵之下聚落…
杜挡 [ dù dǎng ]
阻挡,抵挡。《歧路灯》第六九回:“ 盛希侨 道:‘…… 谭贤弟 若撑不住他,这一千银子就要破羣哩,我所以极力杜挡。’…
杜葵 [ dù kuí ]
即杜衡。参见“ 杜衡 ”。
杜诗韩集 [ dù shī hán jí ]
指杜甫的诗集与韩愈的文集。唐杜牧《读韩杜集》诗:“杜诗韩集愁来读,似倩麻姑痒处搔。”
杜撰 [ dù zhuàn ]
臆造;虚构杜默为诗,多不合律,故言事不合格者为杜撰…又观俗有杜田、杜园之说,杜之云者,犹言便耳。&md…
二凤 [ èr fèng ]
称誉 晋 杜毗 与弟 杜秀。
通鼻子 [ tōng bí zi ]
方言。谓暗通消息。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二部十五:“她嫌唬我,要撵我出来,怕我看见她和 杜善人 的娘们通鼻子。”
破土而出 [ pò tǔ ér chū ]
从地底里冒出来。比喻在多重压力下显露头角。丁玲《关于〈杜晚香〉》:“我们要在荆棘丛生的地方开辟道路,要在石板样的覆盖…
杜魄 [ dù pò ]
即杜鹃鸟。旧传古 蜀 王 杜宇 的魂魄化为杜鹃,故称。
杜陵野客 [ dù líng yě kè ]
唐杜甫的自称。唐杜甫《醉时歌》:“杜陵野客人更嗤,被褐短窄鬢如丝。”参见“杜陵野老”。
例行差事 [ lì xíng chāi shì ]
例行差事 同“ 例行公事 ”。 杜鹏程 《保卫延安》第六章:“现在还要来查对一番,只不过是为了完成例行差事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