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山县 [ qián shān xiàn ]
皖公山 [ wǎn gōng shān ]
山名。又名 潜山、天柱山。在今 安徽省 潜山县 西北。
乔公故址 [ qiáo gōng gù zhǐ ]
乔公故址坐落在潜山县城。
灊皖 [ qián wǎn ]
今 安徽省 潜山县 的 潜山。习惯上误称为两座山或三座山。据《读史方舆纪要》称:以地言之曰 皖山,以峰言之曰 天柱山…
伏陆 [ fú lù ]
山名。在陕西省甘泉县东北。《元和志》:「有阿伏斤谷,其水出又潜流,隐伏川陆,故号伏陆,天宝元年,改为甘川谷。」;《读…
霍山 [ huò shān ]
(一)、在山西省霍县东南。(二)、安徽天柱山的别名。在安徽省潜山县。(三)、在今广东省龙川县东北。传说秦时有霍龙避乱…
岷嶓 [ mín bō ]
岷山 与 嶓冢山 的并称。《书·禹贡》:“ 岷 嶓 既艺, 沱 潜 既道。” 孔 传:“ 岷山 、 嶓冢 ,皆山名。…
天柱山 [ tiān zhù shān ]
又称“潜山”、“皖山”。在安徽省潜山县西北。主峰天柱峰,海拔1485米。奇峰峻峭,有四十二峰、十六岩、二十五洞、十三…
彭泽米 [ péng zé mǐ ]
《晋书·隐逸传·陶潜》载 陶潜 为 彭泽 令,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 叹曰:“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
秫谷 [ shú gǔ ]
黍米。《晋书·隐逸传·陶潜》:“﹝ 陶潜 ﹞为 彭泽 令。在县公田悉令种秫穀,曰:‘令吾常醉於酒足,矣。’”
衡潜 [ héng qián ]
亦作“衡灊”。衡山 和 潜山 的并称。
庪县 [ guǐ xiàn ]
祭山。《尔雅·释天》:“祭山曰庪县。”郭璞 注:“或庪或县,置之於山。《山海经》曰‘县以吉玉’是也。”邢昺 疏:“庪…
山岳潜形 [ shān yuè qián xíng ]
山岳潜形即山岳隐没了形体。
烂柯山 [ làn kē shān ]
山名。又名 石室山。在今 浙江省 衢县 南。又 河南省 新安县、山西省 沁县、广东省 高要县 并有 烂柯山,皆相传为…
介山 [ jiè shān ]
(一)、山名。在山西省介休县东南。(二)、山名。在山西省闻喜县。
天皇寺 [ tiān huáng sì ]
位于四川彭山县谢家镇天庙村东南,西出眉山市彭山县县城约8公里。
析城 [ xī chéng ]
今山西阳城县西南析城山,析城山在阳城县南横河镇。
潜山隐市 [ qián shān yǐn shì ]
在山林中潜迹,在市井中隐身处士之名,何哉?潜山隐市,皆处士也。--唐.杜牧《送薛处士序》
浠水 [ xī shuǐ ]
河川名。源于湖北省英山县大别山,西南流至浠水县注入长江。 县名。参见「浠水县」条。
浮丘山 [ fú qiū shān ]
河南浮丘山位于浚县县城西南,故又称南山,系太行山余脉。
傅畴 [ fù chóu ]
河名。在山东日照县西南,源出县西北之驼儿山。
谒泉 [ yè quán ]
山名。在 山西省 文水县 西南,汾阳县 北。山有石室,传为 卜子夏 退隐处。
棲霞 [ qī xiá ]
县名。位于山东省东北方,威海卫市之西,临劳山南麓。山名:(1) 在江苏省江宁县东南。(2) 在浙江省杭县西。
苍梧 [ cāng wú ]
县名。参见「苍梧县」条。九疑山的别名。参见「九疑山」条。
删丹 [ shān dān ]
县名。汉置。即今甘肃省山丹县治。《汉书·地理志下》:「武威郡。县十。删丹。」;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山西·山丹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