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水堤 [ zhèng shuǐ dī ]
潜堤 [ qián dī ]
堤顶位于静止水面下的防水堤。
溃冒冲突 [ kuì mào chōng tū ]
溃:水冲破堤坝。洪水成灾,堤坝溃决。
子埝 [ zǐ niàn ]
洪水上涨接近堤顶时,为了防止洪水漫溢决口,在堤顶上临时加筑的小堤。也叫子堤。
缕堤 [ lǚ dī ]
临河处所筑的小堤。因连绵不断,形如丝缕,故名“缕堤”。缕堤堤身低薄,仅可防御寻常洪水,在特大洪水时不免漫溢。
堤坝 [ dī bà ]
堤和坝的总称,泛指防水、拦水的构筑物:要加紧修筑堤坝,以防水患。
遥堤 [ yáo dī ]
筑在缕堤以外,距河岸较远处用以防范特大洪水的堤。《歧路灯》第一○七回:“方纔过 景隆口,缕堤还可。月堤之外遥堤,却被…
溢决 [ yì jué ]
水满破堤。
水防 [ shuǐ fáng ]
犹水堤。防水的设施。
渗水 [ shèn shuǐ ]
汛期高水位历时较长时,在渗压作用下,堤前的水向堤身内渗透。
提防 [ tí fáng ]
防水堤。防备。
圩埂 [ xū gěng ]
围水的堤堰。
楚堤 [ chǔ dī ]
指 汉水 堤岸。
长堤 [ cháng dī ]
防止河水或海水泛滥的堤防。《三国演义.第一二回》:「寨西一带长堤,无水,可尽伏精兵。」
大坝 [ dà bà ]
水库、江河等的拦水大堤。
抹岸 [ mǒ àn ]
水涨没过堤岸。
决堤 [ jué dī ]
堤岸被水冲开。
漫溃 [ màn kuì ]
水涨破堤而出。
顺直 [ shùn zhí ]
指水流顺、堤岸直。
冲啮 [ chōng niè ]
谓水浪侵蚀堤岸。
海堤 [ hǎi dī ]
防海水入侵的堤。
拦水坝 [ lán shuǐ bà ]
拦截水流的堤坝。
决流 [ jué liú ]
挖通水道或掘开堤防,使水流泻。
堰塘 [ yàn táng ]
筑有堤堰的蓄水池。
决口 [ jué kǒu ]
(河堤)被水冲出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