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概 [ yì gài ]
严正的气节。《后汉书·孔融传论》:“若夫 文举 之高志直情,其足以动义概而忤雄心。”《宋书·孝义传·龚颖》:“ 纵 …
雍容雅步 [ yōng róng yǎ bù ]
指神态从容,举止斯文。
雍荣尔雅 [ yōng róng ěr yǎ ]
形容态度从容,举止文雅。
伪古文尚书 [ wěi gǔ wén shàng shū ]
指晋、梅赜所伪造之古文《尚书》也。见「伪古文」、「伪孔传」条。
文系 [ wén xì ]
(一)、指文吏之法。(二)、指《易》之《文言》、《繫辞》,传为孔子所作。
知举 [ zhī jǔ ]
“知贡举”的省称。《资治通鉴·唐文宗太和六年》:“悰 曰:‘德裕 有文学而不由科第,常用此为慊慊,若使之知举,必喜矣…
端庄 [ duān zhuāng ]
端正庄重举止端庄文雅
科举 [ kē jǔ ]
从隋唐到清代朝廷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唐代文科的科目很多,每年举行。明清两代文科只设进士一科,考八股文,武科考…
举业 [ jǔ yè ]
◎ 举业 jǔyè[works for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s] 科举时代…
兰心蕙性 [ lán xīn huì xìng ]
比喻人品高尚,举止文雅。
文禽 [ wén qín ]
羽毛有文彩的鸟。鸳鸯、紫鸳鸯、锦鸡、孔雀皆可称为文禽。
武举人 [ wǔ jǔ rén ]
科举时代,武乡试及第者。《宋史·仁宗纪一》:“﹝八年﹞乙巳,亲试书判拔萃科及武举人。”《续文献通考·选举六》:“﹝ …
文弱 [ wén ruò ]
举止文雅,身体软弱(多形容读书人):文弱书生。
高谈雅步 [ gāo tán yǎ bù ]
无拘无束地谈论,举止文雅。
七孔生烟 [ qī kǒng shēng yān ]
七孔生烟(七孔生煙) 同“ 七窍生烟 ”。《宦海》第八回:“ 陆廉访 听了, 袁太守 竟教训起他来,气得七孔生烟,双…
极荐 [ jí jiàn ]
极力荐举。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十八:“ 孔循 不欲以 河朔 人入相,极荐 崔协 ,而 任圜 力争之。”
下马牌 [ xià mǎ pái ]
亦称“下马碑”。旧时宫殿及孔庙前,东西各立一碑,文为“文武官员军民人等至此驻轿下马”云云,俗称“下马牌”。清 袁枚《…
孔融让梨 [ kǒng róng ràng lí ]
孔融,字文举,东汉曲阜人。孔融小时候聪明好学,才思敏捷,巧言妙答,大家都夸他是奇童。4岁时,他已能背诵许多诗赋,并且…
荐章 [ jiàn zhāng ]
推荐人材的奏章;举荐文书。
秩祀 [ zhì sì ]
依礼分等级举行之祭。《孔丛子·论书》:“ 孔子 曰:‘高山五岳定其差,秩祀所视焉。’” 唐 柳宗元 《湘源二妃庙碑》…
疏放 [ shū fàng ]
(一)、放纵:举止疏放。(二)、(文章)不拘常格:行文疏放。
文战 [ wén zhàn ]
(一)、指科举考试。(二)、文艺论战。
三圣 [ sān shèng ]
(一)、三个圣人。指尧、舜、禹。(二)、三个圣人。指夏禹、周公、孔子。(三)、三个圣人。指伏羲、文王、孔子。(四)、…
百篇 [ bǎi piān ]
(1).《文选·孔安国〈尚书序〉》:“典謨训誥誓命之文凡百篇。” 张铣 注:“如此之类,惣有百篇,此略举之。”后因以…
房荐 [ fáng jiàn ]
科举考试房官所推荐之文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