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剑 [ yān jiàn ]
指雾霭中的菖蒲叶片。
杏花菖叶 [ xìng huā chāng yè ]
花:开花;叶:长叶。杏树开花,菖蒲长叶的时候。指耕种的最好时期。后用以比喻不违农时,及时耕种,必多收获。
蒲剑 [ pú jiàn ]
指菖蒲叶。由于像剑,故名。
花叶菖蒲 [ huā yè chāng pú ]
蒲节 [ pú jié ]
端午(因旧时风俗端午在门上挂菖蒲叶避邪而得名)。
昌蒲 [ chāng pú ]
即菖蒲。昌,通“ 菖 ”。多年生草本植物。生在水边,有淡红色根茎,叶子呈剑形,夏天开花,淡黄色,肉穗花序。根茎可做香…
菖蒲酒 [ chāng pú jiǔ ]
用菖蒲叶浸制的药酒。旧俗端午节饮之,谓可去疾疫。宋 苏轼《元祐三年端午贴子词·皇太后阁之二》:“万寿菖蒲酒,千金琥珀…
聚伞花序 [ jù sǎn huā xù ]
花序的一种。顶端平或凸,当中的花先开,如石竹、唐菖蒲即是。
蒲月 [ pú yuè ]
指农历五月。旧俗端午节,悬菖蒲艾叶等于门首,用以辟邪。因称五月为“蒲月”。
白昌 [ bái chāng ]
菖蒲的一种。可入药。《管子·地员》:“其草蘄白昌。”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八·白昌》:“此即今池泽所生菖蒲,叶…
天中五瑞 [ tiān zhōng wǔ ruì ]
旧俗于端午节插用菖蒲、艾草、榴花、蒜头、龙船花等五种植物以避邪驱瘟,称为「天中五瑞」。
水剑 [ shuǐ jiàn ]
亦作“ 水劔 ”。1.谓从水路讨伐。《后汉书·文苑传上·杜笃》:“南羈 鉤町 ,水劔强 越 。” 李贤 注:“水劔,…
麝团 [ shè tuán ]
掺有香料的粉团。 宋 张孝祥 《点绛唇》词:“萱草榴花,画堂永昼风清暑。麝团菰黍。助泛菖蒲醑。”
悬艾 [ xuán ài ]
悬艾亦名“插艾”。以艾草悬插于门户、堂屋、床头等处,以起到辟邪祈福的作用。民间古来有门前悬艾…
急彪各邦 [ jí biāo gè bāng ]
象声词。元无名氏《黄花峪》第三折:“我这里急煎煎整顿了衣服,急周各支荡散了鎗竿篓,急彪各邦踏折了剑菖蒲。”
急周各支 [ jí zhōu gè zhī ]
象声词。元无名氏《黄花峪》第三折:“我这里急煎煎整顿了衣服,急周各支荡散了鎗竿篓,急彪各邦踏折了剑菖蒲。”
清甽 [ qīng zhèn ]
田间通水的沟渠。南朝 齐 王融《永明九年策秀才文》:“将使杏花菖叶,耕穫不愆,清甽泠风,述遵无废。”
唐菖蒲 [ táng chāng pú ]
多年生草本植物,地下球茎扁圆形,叶子剑形,花大,红色或红黄色,蒴果长圆形。供观赏。球茎可入药。原生长在非洲。也叫菖兰…
球根植物 [ qiú gēn zhí wù ]
地下部分具有肥大的变态茎或变态根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地下部分通称球根,内贮养分。如水仙、郁金香、美人蕉、小菖兰、仙客来…
贝树 [ bèi shù ]
即多罗树。其叶用以写经。 唐 宋之问 《奉敕从太平公主游九龙潭寻安平王宴别序》:“三光贝树,影入山窗;九节菖蒲,光摇…
香蒲 [ xiāng pú ]
多年生草本植物。俗称蒲草。生长在水边或池沼内。叶狭长,夏季开花,雌雄花穗紧密排列在同一穗轴上,形如蜡烛,有绒毛,可做…
述遵 [ shù zūn ]
遵循。《后汉书·光武帝纪下》:“ 太宗 识终始之义, 景帝 能述遵孝道。” 南朝 齐 王融 《永明九年策秀才文》之二…
泛酒 [ fàn jiǔ ]
(一)、亦作“泛酒”。古代风俗。每逢三月三日,宴饮于环曲的水渠旁,浮酒杯于水上,任其飘流,停则取饮,相与为乐,谓之“…
病叶 [ bìng yè ]
败残之叶。 唐 杜甫 《薄游》诗:“病叶多先坠,寒花只暂香。” 宋 杨万里 《过安仁岸》诗:“雨蒲拳病叶,风篠秃危梢…
冬青 [ dōng qīng ]
(1).常绿乔木,叶子长椭圆形,边缘有浅锯齿,花小,白色,雌雄异株,核果椭圆形,红色。木材坚韧,种子和树皮可入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