捭脱 [ bǎi tuō ]
摆脱;撇开。
燔黍擘豚 [ fán shǔ bò tún ]
见“燔黍捭豚”。
捭阖 [ bǎi hé ]
开合,指运用手段使联合或分化:纵横捭阖。捭阖之术。
纵横捭阖 [ zòng héng bǎi hé ]
汉刘向《〈战国策〉序》:“是以苏秦、张仪、公孙衍、陈轸、(苏)代、(苏)厉之属,生从(纵)横短长之说,左右倾侧,苏秦…
排阖 [ pái hé ]
(一)、推开门扇。(二)、犹捭阖。
捭阖纵横 [ bǎi hé zòng héng ]
捭阖,开合。纵横,合纵和连横的简称,是战国时策士游说的一种方法。后称以辞令探测、打动别人,在政治和外交上运用分化与拉…
燔黍捭豚 [ fán shǔ bǎi tún ]
指上古烹饪用具出现前对食物的简单加工情况。捭,撕裂。《礼记·礼运》:“夫礼之初,始诸饮食,其燔黍捭豚,污尊而抔饮。”…
拉捭摧藏 [ lā bǎi cuī cáng ]
拉:摧折;捭:两手排击;摧藏:挫伤。指摧伤挫折。
合从连横 [ hé zòng lián héng ]
从:通“纵”;横:通“衡”。泛指纵横捭阖的手段
捭棁 [ bǎi zhuō ]
挥动棍棒。《淮南子·主术训》:“削薄其德,曾累其刑,而欲以为治,无以异於执弹而来鸟,捭棁而狎犬也。”
东州逸党 [ dōng zhōu yì dǎng ]
宋时人对范讽及其追随者的称呼。《宋史·范讽传》:“讽类旷达,然捭闔图进,不守名检,所与游者輒慕其所为,时号‘东州逸党…
弃损 [ qì sǔn ]
抛弃、损害。《鬼谷子·捭阖》:“故言死、忧患、贫贱、苦辱、弃损、亡利、失意、有害、刑戮、诛罚为阴,曰终。” 陶弘景 …
游夫 [ yóu fū ]
游说之人。《管子·参患》:“三器成,游夫具,而天下无聚众。” 清 吴伟业 《梅花庵同林若抚话雨联句》:“游夫空捭闔,…
三解脱 [ sān jiě tuō ]
空解脱、无相解脱及无愿解脱。
脱脱 [ tuì tuì ]
舒缓貌。《诗·召南·野有死麕》:“舒而脱脱兮,无感我帨兮,无使尨也吠。” 毛 传:“脱脱,舒迟也。” 高亨 注:“脱…
脱迹 [ tuō jì ]
(一)、见“脱迹”。(二)、亦作“脱跡”。谓脱略形迹。
脱险 [ tuō xiǎn ]
脱离危险:虎口脱险。病人已经脱险。
脱白 [ tuō bái ]
(一)、谓脱去白衣,进入仕途。(二)、脱身,脱走。
顿脱 [ dùn tuō ]
开脱;甩脱。
走脱 [ zǒu tuō ]
脱逃;脱身。
亡脱 [ wáng tuō ]
脱落,脱漏。
逸举 [ yì jǔ ]
超脱;脱俗。
攦脱 [ lì tuō ]
挥脱,摔脱。
解脱 [ jiě tuō ]
(一)、佛教用语,摆脱苦恼,得到自在。(二)、摆脱:诸事纷扰,使他难以解脱。(三)、开脱:为人解脱罪责。
超脱 [ chāo tuō ]
(一)、不拘泥成规、传统、形式等:性格超脱。他的字不专门学一家,信笔写来,十分超脱。(二)、超出;脱离:超脱现实。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