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摩地 [ sān mó dì ]
三昧。《楞严经》卷六:“彼佛教我,从闻思脩,入三摩地。”宋 向子諲《南歌子·韩公圭近有提举广东市舶之命因赋是词》:“…
三摩鉢提 [ sān mó bō tí ]
梵文音译。犹三昧。鉢,亦作“钵”。宋苏轼《宝月大师塔铭》:“师於佛事虽若有为,譬之农夫畦而种之,待其自成,不数数然也…
三摩 [ sān mó ]
(一)、三昧。(二)、奥妙。
三摩钵提 [ sān mó bō tí ]
梵文音译。犹三昧。鉢,亦作“钵”。
三天使 [ sān tiān shǐ ]
佛教谓老、病、死三苦为 阎摩王 的三使者。按,阎摩王为管理地狱之王。
圆觉三观 [ yuán jué sān guān ]
圆觉三观 [出圆觉经略疏] 一奢摩他梵语奢摩他。
亮摩 [ liàng mó ]
月神。刘半农《三十初度》诗:“亮摩拜,拜到来年好世界。”原注:“亮摩,犹言月之神;亮摩拜,谓拜月神,小儿语。”
三摩钵底 [ sān mó bō dǐ ]
摩诃 [ mó hē ]
(1).亦作“ 摩呵 ”。梵语译音。有大、多、胜三义。《翻译名义集·法宝众名》:“摩訶,此含三义,谓大、多、胜。”《…
三摩呬多 [ sān mó xì duō ]
三摩地法 [ sān mó dì fǎ ]
乱序 [ luàn xù ]
雅乐曲序之一。兰陵王〈还城乐有乱序〉一帖,安摩有〈乱序〉三帖。《十操记》:「安摩〈乱序〉者,连词也。」
摩荡 [ mó dàng ]
(一)、见“摩盪”。(二)、亦作“摩荡”。谓相切摩而变化。语本《易·繫辞上》:“是故刚柔相摩,八卦相盪。”孔颖达疏:…
乾浴 [ gān yù ]
即干沐浴。《云笈七籤》卷三二:“摩手令热,摩身体从上至下,名曰乾浴。”《云笈七籤》卷三二:“夜欲卧时常以两手揩摩身体…
三长物 [ sān cháng wù ]
三长物 [出摩诃僧祇律] 一衣长物衣长物者。
车把 [ chē bǎ ]
自行车、摩托车、三轮车等使用时手握住的部分。
三脚鸡 [ sān jiǎo jī ]
广东地区把三轮摩托车称之为三脚鸡,一般是特指载客用的。
摩尼 [ mó ní ]
(一)、指摩尼教。波斯 人 摩尼 所创立的宗教。其教宣扬光明与黑暗对立,为善恶本原。摩尼 为明的代表,故摩尼教又称明…
摩睺罗 [ mó hóu luó ]
(一)、梵语muhūrtu的音译。极短暂的时间,相当于一昼夜的三十分之一,意译为须臾。(二)、亦作“摩侯罗”、“摩訶…
滑动摩擦 [ huá dòng mó cā ]
摩擦的一种。物体滑动时产生的摩擦,其摩擦力较滚动摩擦大。
摩砺以须 [ mó lì yǐ xū ]
摩砺以须(摩礪以須) 见“ 摩厉以须 ”。
摩厉以需 [ mó lì yǐ xū ]
摩厉以需(摩厲以需) 见“ 摩厉以须 ”。
擦掌摩拳 [ cā zhǎng mó quán ]
词典附录修订本参考资料:准备行动或动武。西游记˙第四十三回:众妖领命,一个个擦掌摩拳准备。亦作摩拳擦掌。
磨捋 [ mó lǚ ]
抚摩。磨,通“摩”。
摩弄 [ mó nòng ]
(1).调弄,引诱。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三本第三折:“你索将性儿温存,话儿摩弄,意儿谦洽。” 明 汤显祖 《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