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山子 [ fāng shān zǐ ]
宋 陈慥 的别称。
玉方壶 [ yù fāng hú ]
传说中的仙山名,即 方丈山。见《列子·汤问》。亦泛指仙山。
金镏子 [ jīn liù zi ]
金镏子指金戒指,是地方的一种方言称呼,一般内蒙、山西、山东、河南、东北较常用。
开山子 [ kāi shān zǐ ]
开山子读音:kāi shān zǐ意思:四川通江方言,意思是斧子
山寨 [ shān zhài ]
(一)、在山林中设有防守的栅栏的地方。(二)、有寨子的山区村庄。
美荫 [ měi yīn ]
浓荫。《庄子·山木》:“覩一蝉方得美荫而忘其身。”
崴子 [ wǎi zi ]
山、水弯曲的地方(多用于地名):王崴子(在辽宁)。长崴子(在吉林)。
山脑坢 [ shān nǎo bàn ]
方言。山头,山上。 贺敬之 等《惯匪周子山》第四小场:“在那里放哨,从沟里头出来的,山脑坢下来的都能看见。”
方瞳 [ fāng tóng ]
方形的瞳孔。古人以为长寿之相。晋 王嘉《拾遗记·周灵王》:“老聃 在 周 之末,居 反景日室 之山,与世隔絶,有黄髮…
磨揩 [ mó kāi ]
擦拭。 宋 梅尧臣 《送方进士游庐山》诗:“子心洒落撇然往,我方尘垢难磨揩。”
大山 [ tài shān ]
泰山。《墨子·非攻中》:“北而攻 齐 ,舍於 汶上 ,战於 艾陵 ,大败 齐 人,而葆之 大山 。” 孙诒让 间诂引…
柳子戏 [ liǔ zi xì ]
山东地方戏曲剧种之一,流行于山东西部和江苏北部、河南东部一带。也叫弦子戏。
隅隙 [ yú xì ]
(一)、语山《淮南子·说山训》:“受光於隙照一隅,受光於牖照北壁。”后以“隅隙”指很狭小的地方。(二)、引申为某一方…
乱片子 [ luàn piān zi ]
方言。乱脚。秧歌剧《惯匪周子山》第三场:“老马,把 杨国保 捉定,乱片子踩死他!”
山旮旯子 [ shān gā lá zǐ ]
方言。偏僻的山区。也说山旮旯儿。《儿女英雄传》第十八回:“无奈他又住在这山旮旯子里,外间事务一概不知。”
卡棱子 [ kǎ léng zi ]
东北,辽宁,铁岭,鞍山一带的地方话。卡棱子:即"傻子".,形容人反应慢,傻的意思。
影调剧 [ yǐng diào jù ]
一种新的地方戏曲剧种,在唐山皮影戏调子的基础上发展而成。流行于河北唐山一带
山子 [ shān zǐ ]
◎ 山子 shānzi[rockery;artificial hill] 〈方〉∶假山一个大院落,堆满了太湖石的山子…
啓母石 [ qǐ mǔ shí ]
夏启 母所化之石。古代神话传说 夏禹 妻 涂山氏 生 启 而化为石。《汉书·武帝纪》:“朕用事 华山,至於中岳,获駮…
媳子 [ xí zǐ ]
媳妇,妻子,是山东地区方言,陕西商州地区也有这样的用法。
打闷雷 [ dǎ mēn léi ]
(一)、[北方口语]比喻不明底细,闷在心里瞎猜。(二)、山伯的脑袋瓜子里整天打闷雷。--锦云等《山伯》
尻门子 [ kāo mén zǐ ]
方言。肛门。《中国民谣资料二集上·陕西山阳民歌》:“腰撇子,六轮子,拉住百姓要银子,不给就烙他尻门子。”
人肝 [ rén gān ]
人之肝。《庄子·盗跖》:「盗跖乃方休卒徒太山之阳,脍人肝而餔之。」
蒲剧 [ pú jù ]
山西地方戏曲剧种之一,流行于该省南部地区。也叫蒲州梆子。
幼海 [ yòu hǎi ]
渚名。《山海经·东山经》:“又南水行五百里,流沙三百里,至于 无皋之山 ,南望 幼海 。” 郭璞 注:“即 少海 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