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阳钓 [ líng yáng diào ]
相传 陵阳子明 于 涎溪 钓得白龙,放之,后白龙来迎 子明 去,止 陵阳山 上百馀年,成仙而去。见《艺文类聚》卷九六…
挂鳞 [ guà lín ]
传说古代 銍乡 子明 好钓鱼,有一次竟钓得白龙,惧而释之。后白龙来迎他到 陵阳山 上,修炼百余年仙去。见 汉 刘向《…
子安 [ zǐ ān ]
(一)、旧传 陵阳 子明 钓得白龙,拜而放之。后三年,龙迎 子明 上 陵阳山。后百馀年,山去地千馀丈,大呼下人令上山…
富春山 [ fù chūn shān ]
山名。在 浙江 桐庐县 南。一名 严陵山。前临 富春江,山下有滩称 严陵濑,为 汉 隐士 严光 游钓处。山腰有二盘石…
七里濑 [ qī lǐ lài ]
在 浙江省 桐庐县 南。两山夹峙, 东阳江 奔泻其间,水流湍急,连亘七里,故名。北岸 富春山 ( 严陵山 )传说为 …
子陵台 [ zǐ líng tái ]
东汉 严子陵 隐居钓鱼处。在 浙江 桐庐县 南 富春山 腰间,有东西两台,各高百余米。东称 严子陵钓台,西是 宋 末…
陵阳山 [ líng yáng shān ]
(一)、相传为 陵阳子明 得仙之地。在今 安徽 宣州 城内。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沔水三》:“又东逕 安吴县,号曰 …
钓渭 [ diào wèi ]
指 周 吕尚 垂钓于 渭水 遇 文王 事。 唐 韩愈 《叉鱼》诗:“如 棠 名既误,钓 渭 日徒消。” 钱仲联 集释…
狭径 [ xiá jìng ]
小路。 南朝 陈 徐陵 《内园逐凉》诗:“狭径长无迹,茅斋本自空。” 唐 卢照邻 《奉使益州至长安发钟阳驿》诗:“平…
商钓 [ shāng diào ]
谓隐居不仕。商谓隐于市,钓谓隐于江湖。唐 李白《金陵与诸贤送权十一序》:“所以青云豪士,散在商钓;四坐明哲,皆清朝旅…
轮竿 [ lún gān ]
一种钓竿。因装有收卷钓线的转轮,故称。 金 刘铎 《所见》诗:“轮竿老子緑蓑衣,细雨斜风一钓磯。” 明 李贽 《舟中…
泣前鱼 [ qì qián yú ]
《战国策·魏策四》:“魏王 与 龙阳君 共船而钓。
五县 [ wǔ xiàn ]
指 汉 代 长安 附近的 长陵、安陵、阳陵、武陵、平陵 五县。
伏羲陵 [ fú xī líng ]
陵名。在山东省鱼台县东北,凫山之阳。陵前有庙。《九域志》:「衮,单皆有伏羲陵。」;《路史》:「陵在山阳。」
子陵 [ zǐ líng ]
严光 的字。 东汉 馀姚 人。曾与 汉 光武帝 刘秀 同游学, 刘秀 即位后,改名隐居,后被召至京师 洛阳 ,授谏议…
龙阳恨 [ lóng yáng hèn ]
谓失宠、被遗弃的痛苦。 唐 李贺 《钓鱼诗》:“ 詹子 情无恨, 龙阳 恨有餘。”参见“ 龙阳泣鱼 ”。
钓濑 [ diào lài ]
(1).水边垂钓处。《后汉书·逸民传·严光》:“三反而后至……乃耕於 富春山 ,后人名其钓处为 严陵瀨 焉。”(2)…
区区仆仆 [ qū qū pú pú ]
形容奔波劳碌。宋范成大《酹江月·严子陵钓台》词:“富贵功名皆由命,何必区区僕僕?”
五陵 [ wǔ líng ]
汉元帝以前,西汉皇帝每筑一陵,要设一个陵县,将王孙豪富迁去。西汉高祖长陵、惠帝安陵、景帝阳陵、武帝茂陵、昭帝平陵,都…
大湾 [ dà wān ]
大湾阳江县大陆与海陵岛之间海域,西达海陵水道,东抵海陵大堤。
连岳 [ lián yuè ]
犹满山。 唐 杜荀鹤 《送友人宰浔阳》诗:“钓艇满江鱼贱菜,纸窑连岳楮多桑。”
钓道 [ diào dào ]
钓鱼之道。谓理政须摈谀人,用贤者。 汉 刘向 《说苑·政理》:“ 宓子贱 为 单父 宰,过於 阳昼 ,曰:‘子亦有以…
吕公 [ lǚ gōng ]
(1).指 吕尚 。 唐 温庭筠 《渭上题》诗:“ 吕公 荣达 子陵 归,万古烟波绕钓磯。”参见“ 吕牙 ”。(2)…
六刺 [ liù cì ]
滩名,在 安徽省 泾县 陵阳溪。
修陵 [ xiū líng ]
南朝梁武帝之陵名。在江苏省丹阳县东。《梁书·武帝纪》:「太清三年冬十一月乙卯,葬修陵。」;《武进县志》:「修陵,在南…
【词语拼音】líng yáng diào
【词语解释】相传 陵阳子明 于 涎溪 钓得白龙,放之,后白龙来迎 子明 去,止 陵阳山 上百馀年,成仙而去。见《艺文类聚》卷九六引 汉 刘向《列仙传》。后常以“陵阳钓”为垂钓之典。南朝 齐 谢朓《将游湘水寻句溪》诗:“既从 陵阳 钓,挂鳞驂亦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