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皮鼓 [ shé pí gǔ ]
用蛇皮作鼓面的带柄小鼓。两旁各有绳系小椎,转动时用以发声。又称拨浪鼓。
虺皮 [ huī pí ]
蛇皮。
蛇解 [ shé jiě ]
蛇脱皮。
顺生散 [ shùn shēng sàn ]
组成蛇皮。
弓皮 [ gōng pí ]
蛇蜕的别名。《政和证类本草·虫下·蛇蜕》:“蛇蜕,一名弓皮。”
退皮 [ tuì pí ]
(一)、犹蜕皮。(二)、指蛇、蚕等脱下的皮。
拔浪鼓 [ bá làng gǔ ]
拨浪鼓是一种古老又传统的民间乐器和玩具,出现于战国时期。拨浪鼓的主体是一面小鼓,两侧缀有两枚弹丸,鼓下有柄,转动鼓柄…
鼓外圈 [ gǔ wài quān ]
鼓上夹住并绷紧鼓皮的外圈。
蛇皮 [ shé pí ]
亦作“虵皮”。1.蛇的皮。《梁书·诸夷传·倭》:“蛇皮坚不可斫,其上有孔,乍开乍闭,时或有光,射之中,蛇则死矣。” …
鞔革 [ mán gé ]
蒙鼓的皮。
鞔鼓 [ mán gǔ ]
张革蒙鼓。把皮革绷紧,固定在鼓框上,做成鼓面。
蛇蚹 [ shé fù ]
(一)、亦作“虵蚹”。蛇脱下的皮。蚹,蛇腹下的横鳞。(二)、有断纹的古琴。其纹与蛇蜕腹下之纹相似,故称。
龙蜕 [ lóng tuì ]
(一)、传说中龙所脱的皮。(二)、指蛇蜕。
板鼓 [ bǎn gǔ ]
也叫单皮鼓。击乐器。鼓框用坚硬的厚木合成,中央开小圆孔,称鼓心。鼓面全部蒙猪皮或牛皮。用双签敲击鼓心,发音清脆。是戏…
韛囊 [ bài náng ]
古代鼓风皮囊。
兽鼓 [ shòu gǔ ]
兽皮蒙制的鼓。
鼍骨 [ tuó gǔ ]
鳄鱼皮制成的鼓。
羯鼓催花 [ jié gǔ cuī huā ]
羯鼓:两面蒙皮,腰部较细的一种鼓。敲击羯鼓,使杏花早开。
鲨鼓 [ shā gǔ ]
用鲨鱼皮制作的鼓。
江鼍 [ jiāng tuó ]
即扬子鳄。皮可张鼓。
鞴囊 [ bèi náng ]
古代皮制的鼓风器。
鼓箭 [ gǔ jiàn ]
单皮鼓的击鼓棒。细竹制成。两根为一副,长约二十厘米。一般专用于单皮鼓的演奏。有时也用以击打堂鼓,兼作鼓师指挥乐队的指…
鑪鞴 [ lú bèi ]
火炉鼓风的皮囊,名词。
韗人 [ yùn rén ]
古代主治皮革鼓木的工匠。《周礼·考工记·韗人》:“韗人为皋陶。” 郑玄 注引 郑司农 曰:“皋陶,鼓木也。” 孙诒让…
灵鼍 [ líng tuó ]
即鼍龙。一种与鳄鱼相似的动物,皮可鞔鼓。因借指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