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韂 [ ān chàn ]
指马鞍子和马鞍子下面的垫子。韂(chàn)。
卸鞍 [ xiè ān ]
给 [马等] 取下鞍子。
皮鞯 [ pí jiān ]
皮制的马鞍垫子。
备鞍 [ bèi ān ]
给马等装设鞍子
鞍马之劳 [ ān mǎ zhī láo ]
鞍马:鞍子和马,指长途跋涉或打仗。形容旅途或战斗的劳苦。
鞴勒 [ bèi lè ]
犹备马。给马加上鞍具和嚼子。
纣棍 [ zhòu gùn ]
系在驴马等尾下的横木,两端用绳子连着鞍子,防止鞍子往前滑。
滚鞍下马 [ gǔn ān xià mǎ ]
迅速地离开鞍子跳到马下。
马鞍子 [ mǎ ān zi ]
放在骡马背上供骑坐的器具,两头高,中间低。
马镫 [ mǎ dèng ]
挂在马鞍子两旁供骑马人踏脚的东西。
马具 [ mǎ jù ]
在马身上配备的器具、物品,如马鞍子、马蹬等,供骑马用。
鞍屉 [ ān tì ]
(一)、亦作“鞍屉”。马鞍。(二)、见“鞍屉”。
皮廌 [ pí zhì ]
皮制的马鞍垫子。廌,“荐”的讹字。
鞚鞍 [ kòng ān ]
马笼头和马鞍。泛指马具。
肚带 [ dù dài ]
围绕着骡马等的肚子,把鞍子等紧系在背上的皮带。
鞍笼 [ ān lóng ]
马鞍和笼头。
鞍鞿 [ ān jī ]
马鞍和缰绳。
鞍勒 [ ān lè ]
鞍子和套在马头上带嚼口的笼头。《汉书·匈奴传下》:“安车一乘,鞍勒一具。”《宋史·仪卫志六》:“先是,御马以织成帊覆…
新駻 [ xīn hàn ]
刚配上马鞍供骑坐的烈马。
崾崄 [ yào xiǎn ]
两山之间像马鞍子的地方(多用于地名):崾崄乡。白马崾崄(都在陕西)。
骣马 [ chǎn mǎ ]
没有鞍具的乘马。
马鞍式 [ mǎ ān shì ]
犹言马鞍形。
一马不跨两鞍 [ yī mǎ bù kuà liǎng ān ]
一匹马不能套两个马鞍。
一马不鞁两鞍 [ yī mǎ bù bèi liǎng ān ]
同“一马不被两鞍”。
一马不跨双鞍 [ yī mǎ bù kuà shuāng ān ]
同“一马不被两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