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朝官 [ nèi cháo guān ]
旧时朝官有内朝外朝之分。大体属于丞相系统的正规官职称外朝官,君主的近臣称内朝官。也叫中朝官。
外朝官 [ wài cháo guān ]
朝官有内朝外朝之分。大体属于丞相系统的正规官职称外朝官,君主的近臣称内朝官。参见“ 内朝官 ”。
廷臣 [ tíng chén ]
朝内大官。
中朝官 [ zhōng cháo guān ]
一称内朝官。
出朝 [ chū cháo ]
谓被罢去朝内官职。
内官 [ nèi guān ]
(一)、指国君左右的亲近臣僚。《左传·宣公十二年》:“内官序当其夜,以待不虞,不可谓无备。”杜预 注:“内官,近官。…
猫食 [ māo shí ]
旧时民间称朝廷内官的家人。
外朝 [ wài cháo ]
(一)、周制天子、诸侯处理朝政之所。对内朝而言。(二)、指在外朝参政诸官。后泛指朝臣。
保和殿大学士 [ bǎo hé diàn dà xué shì ]
清朝内阁官名,率百僚总理机务。见「大学士」条。
燕朝 [ yàn cháo ]
古代天子、诸侯在路门内的路寝会见臣子。亦指天子、诸侯处理政事后休息之所。《周礼·夏官·太仆》:“王眡燕朝则正位,掌摈…
大起居 [ dà qǐ jū ]
宋 制,文武朝官每五日赴内殿参见皇帝,称为大起居。
内命 [ nèi mìng ]
(一)、北周 官制仿《周礼》,官员品秩有一命至九命之差,且分为“内命”与“外命”。“内命”,指在朝廷中任职之官。《隋…
着定 [ zhe dìng ]
朝廷内按官职大小设置的固定的朝位。著,通“佇”。《左传·昭公十一年》:“朝有著定,衣有襘,带有结。会朝之言必闻于表著…
内司 [ nèi sī ]
(一)、北朝魏孝文帝所置宫中女官名。(二)、宋代内侍省所属内东门司、合同凭由司、军头引见司等的统称。(三)、诸王府的…
参朝 [ cān cháo ]
入朝参见帝王。《旧唐书·太宗纪上》:“内外文武羣官年高致仕、抗表去职者,参朝之日,宜在本品见任之上。”
宂吏 [ rǒng lì ]
(一)、无固定职事的官吏。《周礼·地官·槀人》“掌共外内朝宂食者之食”唐 贾公彦 疏:“宂,散也。外内朝上直诸吏谓之…
外内 [ wài nèi ]
外部和内部。其对象因所指而异。《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晋侯 无亲,外内恶之。”指国之内外。《韩非子·孤愤》:“当涂…
书令史 [ shū lìng shǐ ]
古代佐理案牍的官吏。 晋 、 南朝 宋 有内台书令史,九品。 隋 诸省府寺各有令史、书令史、书吏之属。参阅《宋书·百…
计奏 [ jì zòu ]
(一)、计议后奏请。(二)、古代地方官员奏呈朝廷的关于境内治绩的情况汇报。
外吏 [ wài lì ]
(一)、指在外应值之吏。(二)、指朝臣。(三)、指地方官。(四)、指外省衙门内的小吏。
内引 [ nèi yǐn ]
到内殿谒见皇帝。因须由有关官员引领,故称“内引”。 宋 赵昇 《朝野类要·班朝》:“内引:内殿引见,则可以少延时刻,…
齿朝之士 [ chǐ cháo zhī shì ]
列于朝廷的官吏。唐韩愈《河南府同官记》:“当时自齿朝之士而上,以及下百执事,官闕一人,将补,必取其良。”清梁章鉅《退…
西班 [ xī bān ]
(一)、古称内阁各官。清 梁章鉅《称谓录·内阁各官古称》:“内阁各官古称西班。”(二)、唐 代指武官。《资治通鉴·唐…
朝士 [ cháo shì ]
(一)、古代官名。掌外朝官次和刑狱等。参阅《周礼·秋官·朝士》。(二)、朝廷之士。泛称中央官员。
侍郎左选 [ shì láng zuǒ xuǎn ]
官名。宋置。为流内铨尚书左选之副贰,掌京师文官之选授勳封考课政令。元、马端临《文献通考·职官考·吏部尚书》:「宋朝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