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草 [ qū cǎo ]
见“屈軼”。
屈佚草 [ qū yì cǎo ]
见“屈軼”。
属草稿 [ zhǔ cǎo gǎo ]
起草文稿。《史记.卷八四.屈原贾生传》:「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
屈轶 [ qū yì ]
(一)、亦称“屈佚草”。亦称“屈草”。古代传说中一种草,谓能指识佞人,故又名“指佞草”。(二)、比喻能识别奸佞的贤臣…
属草稾 [ shǔ cǎo gǎo ]
犹起草。《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怀王 使 屈原 造为宪令, 屈平 属草稾未定, 上官大夫 见而欲夺之。” 宋 曾…
劲草 [ jìng cǎo ]
(一)、茎坚韧的草。(二)、比喻坚强不屈的人。
休羽 [ xiū yǔ ]
草名。蒺藜之异名。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蒺藜》:「释名:茨,旁通、屈人、止行、休羽、升推。」
棱侧 [ léng cè ]
形容草书运笔的变化。稜喻挺举,侧喻蟠屈回旋。
幸草 [ xìng cǎo ]
谓车轮轧过的草。因其屈伏地面,不易燔烧,故云。
油草 [ yóu cǎo ]
草名。 清 屈大均 《广东新语·草语·油草》:“油草, 永安县 水际多产之。每开花结米,可占有年。予诗曰:‘油草花开…
屈人 [ qū rén ]
(1).使人屈服。《孙子·谋攻》:“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汉 扬雄 《法言·重黎》:“屈人者克,自屈者负。…
蛇蚓蟠结 [ shé yǐn pán jié ]
蛇蚓:蛇和蚯蚓;蟠结:盘曲纠结的样子。比喻草书笔划曲屈。
荪壁 [ sūn bì ]
以荪草饰壁。《楚辞.屈原.九歌.湘夫人》:「荪壁兮紫坛,播芳椒兮成堂。」
草莞 [ cǎo wǎn ]
蒲草。亦泛指草茅。 汉 荀悦 《汉纪·文帝纪上》:“视杀人如劓刈草莞。岂 胡亥 之性恶哉?” 明 刘基 《雨中杂诗》…
屈宋 [ qū sòng ]
战国 时 楚 辞赋家 屈原 、 宋玉 的并称。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辨骚》:“ 屈 宋 逸步,莫之能追。” …
草里旛竿 [ cǎo lǐ fān gān ]
比喻做人能屈能伸,窘困则屈,显达则伸。元无名氏《举案齐眉》第一折:“父亲,秀才是草里旛竿,放倒低如人,立起高如人,便…
龙须草 [ lóng xū cǎo ]
多年生草本植物。狭线形。初夏开花。茎叶可以做蓑衣、绳索、草鞋等,亦可织席、造纸。有的地方叫蓑草或蓑衣草。晋 崔豹《古…
猴姜 [ hóu jiāng ]
(一)、药名。相传唐玄宗以其治折伤、补骨碎有奇功,更名骨碎补。参阅《政和证类本草·草部下品之下·骨碎补》。引唐陈藏器…
夭娇 [ yāo jiāo ]
屈曲貌。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三》:“自西域买来梅花一枝,虬干夭娇,殆可以插瓶。”参见“ 夭矫 ”。
负屈 [ fù qū ]
遭受委屈或冤屈:负屈含冤。
负屈含冤 [ fù qū hán yuān ]
负屈含冤(負屈含冤) 见“ 负屈啣冤 ”。
屈迹 [ qū jì ]
(一)、见“屈迹”。(二)、亦作“屈跡”。犹屈身。
英勇不屈 [ yīng yǒng bù qū ]
屈:屈服。勇敢出众,不屈不挠。
抱屈含冤 [ bào qū hán yuān ]
抱屈:受委屈。形容人遭受冤屈。
薏苡明珠 [ yì yǐ míng zhū ]
薏苡:多年生草本植物,果实可供食用酿酒,并入药。薏米被进谗的人说成了明珠。比喻被人诬蔑,蒙受冤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