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仗队 [ yí zhàng duì ]
(一)、执行礼节性任务的武装部队。由陆、海、空三军人员组成(或由陆军人员单独组成),人数各国规定不等。仪仗队通常用来…
仗队 [ zhàng duì ]
仪仗队。《宋史·仪卫志一》:“左右厢各步军六队,分东西,在仗队后。”《宋史·仪卫志一》:“排列仗队职掌六人,分立仗队…
御刀 [ yù dāo ]
古代仪仗中所用之刀。因以指仪仗队员。
半仗 [ bàn zhàng ]
仪仗队的半数。《新唐书·仪卫志上》:“内外仗队,七刻乃下。常参、輟朝日,六刻即下。宴蕃客日,队下,復立半仗於两廊。”…
龙画竿 [ lóng huà gān ]
天子仪仗队所执之戟。
羽纛 [ yǔ dào ]
古代军队或仪仗队中以羽为饰的大旗。
蛙鸣鼓吹 [ wā míng gǔ chuī ]
古时仪仗乐队的器乐合奏。
戟吏 [ jǐ lì ]
古代仪仗队里持戟的官吏。
头锣 [ tóu luó ]
古时仪仗队中,列于首位之锣。
旗仗 [ qí zhàng ]
亦作“旗杖”。仪仗队用的旗帜、伞、扇等。
诞马 [ dàn mǎ ]
即但马。仪仗队中不施鞍辔的备用马。
进马 [ jìn mǎ ]
唐 时官名。主管典礼时仪仗队的骑乘。
角抵队 [ jué dǐ duì ]
北齐 文宣帝 时宫廷警卫仪仗队之一。
检阅 [ jiǎn yuè ]
(一)、高级首长亲临军队或群众队伍的面前,举行检验仪式:检阅仪仗队。(二)、翻检阅读:检阅书稿。
但马 [ dàn mǎ ]
古代仪仗队中不鞴鞍鞯以示备用的马。
烛罩 [ zhú zhào ]
帝王仪仗队中的灯具,亦指执掌灯具的人。
椎斧 [ zhuī fǔ ]
椎和斧。亦借指古代仪仗队中持椎斧的人。
警节 [ jǐng jié ]
古代帝王出行时,仪仗队振动符节。警,通“惊”。
女仪仗队 [ nǚ yí zhàng duì ]
仪仗队服 [ yí zhàng duì fú ]
崭齐 [ zhǎn qí ]
次序规范,整整齐齐仪仗队崭齐地通过观礼台
铜仗子 [ tóng zhàng zǐ ]
仪仗队使用的铜制兵器。亦指执这种兵器的卫士。
踹街马 [ chuài jiē mǎ ]
指仪仗队中前导的马。同色的二匹一排,也叫对子马。
銮驾队子 [ luán jià duì zǐ ]
天子出行时的仪仗队。清洪昇《长生殿·哭像》:“杂扮校尉,瓜、旗、伞、扇,鑾驾队子上。”
两部鼓吹 [ liǎng bù gǔ chuī ]
鼓吹:古时仪仗乐队的器乐合奏。两部器乐合奏。特指蛙鸣。
【词语拼音】yí zhàng duì
【词语解释】(一)、执行礼节性任务的武装部队。由陆、海、空三军人员组成(或由陆军人员单独组成),人数各国规定不等。仪仗队通常用来迎送外国元首、政府首脑和高级将领等。也用于隆重的典礼。
(二)、走在游行队伍前边、由手持仪仗的人员组成的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