髫幼 [ tiáo yòu ]
幼年。清 董寿慈《<西泠闺咏>后序》:“银瓶井底,髫幼完贞;云霄江边,姓氏无攷。”
丱齒 [ guàn chǐ ]
指童年。唐 王勃《四分律宗记序》:“筠抱显於髫龄,兰芬凝於丱齿。”
髫时 [ tiáo shí ]
幼年时期。清 方文《从黄俞邰借<宋遗民录>感旧》诗之二:“海鹤先生 在,髫时数问奇。”
髫小 [ tiáo xiǎo ]
犹幼小。《平山冷燕》第七回:“忽见他走上堂来,虽年尚髫小,却翩翩然若仙子临凡。”
髫儿 [ tiáo ér ]
垂发小儿。 宋 王安石 《忆昨诗示诸外弟》:“当时髫儿戏我侧,於今冠佩何頎頎。”
贰音 [ èr yīn ]
异音;不同的声音。 晋 陆机 《吴贞献处士陆君诔》:“孩不贰音,抱或同襁。抚髫并育,携手相长。”
龆发 [ tiáo fā ]
儿童下垂的头发。亦借指儿童。齠,通“ 髫 ”。 北周 庾信 《周大将军崔说神道碑》:“观虎於槛,齠髮不惊。”
晋贤风 [ jìn xián fēng ]
指 晋 代文士的一种狂放自傲的风习。清 龚自珍《夜坐》诗:“壮岁始参 周 史席,髫年惜堕 晋 贤风。”
髫冠 [ tiáo guān ]
青少年。清 方履籛《宋母曹太宜人墓表》:“上使期耋无私顾之忧,下授髫冠以门阀之旧。”
髫孺 [ tiáo rú ]
幼童。 晋 葛洪 《抱朴子·官理》:“髫孺背千金而逐蛺蝶, 越 人弃八珍而甘鼃黽,即患不赏好,又病不识恶矣。”
髫初 [ tiáo chū ]
幼年时期。清 李调元《移居同年王心斋宅奉赠用前京中寄怀原韵》:“与君登籍忆髫初,转瞬今为两隐君。”
娟倩 [ juān qiàn ]
秀美动人。况周颐《蕙风词话》卷三:“《六幺令》调情娟倩,如髫年碧玉,凝睇含顰,读之令之悵惘。”
髫秀 [ tiáo xiù ]
犹妙龄。蔡东藩《南北史演义》第二十回:“继妃 路氏,係太皇太后侄女,年虽髫秀,貌未妖淫,子业 未能满意。”
翦缀 [ jiǎn zhuì ]
裁剪缝纫。明 宋濂《故荼陵贞母陈夫人谭氏墓志铭》:“故夫人之生也,髫稚之年,婉慧絶品,翦缀之工,不学自能。”
蜗髫 [ wō tiáo ]
古代幼童头上状如蜗角的小辫。借指儿童。 明 杨慎 《央央谣》:“水无鳞,山无角;鮐背啼,蜗髫哭;苍天高不闻,赤日烘南…
髫男 [ tiáo nán ]
男孩。 清 厉鹗 《茅湘客<絮吴羹诗选>序》:“﹝ 吴 地﹞声诗极盛,其著作大小雅之材,传诵通都大邑,髫男稚女,皆能…
束紒 [ shù jì ]
束发为髻。泛指青少年时候。清 恽敬《孙九成墓志铭》:“子才 久寓 白门,君生长其地,垂髫束紒即以诗名,不能不为 子才…
逢场游戏 [ féng chǎng yóu xì ]
féng chǎng yóu xì 逢场游戏(逢場遊戲) 犹言逢场作戏。偶尔凑凑热闹。 宋 刘克庄 《贺新郎·甲子端…
光示 [ guāng shì ]
昭示。《后汉书·伏湛传》:“髫髮厉志,白首不衰。实足以先后王室,名足以光示远人。”《后汉书·桓郁传》:“宜令 郁 方…
异口 [ yì kǒu ]
亦作“异口”。1.不同的说法。《尉缭子·攻权》:“异口虚言,将无修容。” 明 徐渭 《寿史母序》:“恭人居其上,天下…
乡杖 [ xiāng zhàng ]
《礼记·王制》:“五十杖於家,六十杖於乡,七十杖於国,八十杖於朝。”后遂以“乡杖”表示年老。明 唐顺之《希周兄八十》…
髫羁 [ tiáo jī ]
儿童发髻。借指儿童。语本《礼记·内则》:“三月之末,择日翦髮为鬌,男角女羈。”清 姚鼐《章华国<课子图>》诗:“室家…
南北二玄 [ nán běi èr xuán ]
晋代谢玄与张玄之的合称。《晋书·谢玄传》:“时吴兴太守晋寧侯张玄之亦以才学显,自吏部尚书与玄同年之郡,而玄之名亚於玄…
龙战玄黄 [ lóng zhàn xuán huáng ]
龙战玄黄(龍戰玄黄) 见“ 龙血玄黄 ”。
玄旗 [ xuán qí ]
浅黑色的旗。《六韬·必出》:“将士人持玄旗。”《国语·吴语》:“右军亦如之,皆玄裳、玄旗、黑甲、乌羽之矰,望之如墨。…
【词语拼音】xuán tiáo
【词语解释】(一)、亦作“玄齠”。指黑发儿童。《文选·张协<七命>》:“玄齠巷歌,黄髮击壤。”李善 注:“《埤苍》曰:‘髫,髮也,髫与齠,古字通也。’”吕延济 注:“谓玄髮童子,黄髮寿人,并歌謡於衢巷田壤之中也。”
(二)、指童年时期。唐 骆宾王《对策文三道》:“是知因籍时来,和君 播玄齠之俊;当其未遇,颜生 致白首之勤。”
(三)、黑发。唐 温庭筠《洞户二十二韵》:“素手瑠璃扇,玄髫玳瑁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