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纩 [ ěr kuàng ]
指耳衣。
剽撇 [ piāo piě ]
纩飞貌。一作彯撇。《昭明文选·刘峻·广绝交论》:「衡重锱铢,纩微剽撇。」良注:「彯撇,纩飞皃。」
纩息 [ kuàng xī ]
弥留之际的呼吸。古人临死,置纩于其口鼻之上,以验气息之有无。
旒纩 [ liú kuàng ]
(一)、有垂旒与黈纩为饰的帝王冠冕。亦借指帝王视听。(二)、借称帝王。
属纩之际 [ zhǔ kuàng zhī jì ]
属纩:将新棉花放在濒临死亡之人的鼻孔前,以验证他是否断气。指人疾病临危,弥留之时
属纩含饭 [ zhǔ kuàng hán fàn ]
属纩:将新棉花放在濒临死亡之人的鼻孔前,以验证他是否断气;含饭:入殓时用来放在死者口中的米粒。代指入殓
鸟竈 [ niǎo zào ]
因字形与“乌龟”相近,隐指妻有外遇的男子。明 沉鲸《双珠记·纩衣寄语》:“[丑笑介]敕赐我嫁夫。[内问]你要甚么样?…
耳根 [ ěr gēn ]
耳廓的根端〈方〉∶耳耳根前
木茸 [ mù róng ]
1、黑木耳的别称,学名 Auricularia auriculaUnderw,亦称木耳、光木耳、云耳、木蛾、木鸡、耳…
外耳门 [ wài ěr mén ]
外耳道的开口,呈圆形,内连外耳道,外连耳郭。也叫耳孔。
暖耳 [ nuǎn ěr ]
(一)、耳套。寒冷时戴在耳朵上以保暖。(二)、煖耳:耳套。
洗耳拱听 [ xǐ ěr gǒng tīng ]
洗耳拱听(洗耳拱聽) 见“ 洗耳恭听 ”。
脸红耳热 [ liǎn hóng ěr rè ]
脸红耳热(臉紅耳熱) 见“ 脸红耳赤 ”。
耳巴 [ ěr bā ]
(一)、〈方〉。(二)、耳刮子。(三)、帽耳;耳扇。
当耳旁风 [ dāng ěr páng fēng ]
当耳旁风(當耳旁風) 见“ 当耳边风 ”。
耳濡目击 [ ěr rú mù jī ]
耳濡目击(耳濡目擊) 见“ 耳濡目染 ”。
耳闻眼见 [ ěr wén yǎn jiàn ]
耳闻眼见(耳聞眼見) 见“ 耳闻目见 ”。
耳闻目击 [ ěr wén mù jī ]
耳闻目击(耳聞目擊) 见“ 耳闻目见 ”。
软耳 [ ruǎn ěr ]
木耳的一种。木耳中生于桑树的叫桑耳。桑耳中又有软耳、硬菰之别,其药用功性则一。参阅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菜三·木耳…
夹纩 [ jiā kuàng ]
犹挟纩。夹,通“綊”。明 顾起纶《国雅品·闺品》:“其(沉氏)《送弟就试》云:‘朝迎凤輦归青琐,夕捧鸞书入紫微。’又…
耳食之谈 [ ěr shí zhī tán ]
耳食之谈(耳食之談) 见“ 耳食之论 ”。
面红耳热 [ miàn hóng ěr rè ]
面红耳热(面紅耳熱) 见“ 面红耳赤 ”。
耳跟厢 [ ěr gēn xiāng ]
耳旁;耳朵边。
逆耳忠言 [ nì ěr zhōng yán ]
逆耳:不顺耳。
耳饰 [ ěr shì ]
戴在耳朵上的装饰品,如耳环、耳坠等。